宋楚泓之战翻译,宋楚泓之战名词解释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1 02:31:35

当时的节奏就是慢,夏天,宋国讨伐郑国。冬天,十一月,宋襄公才在泓水(今河南柘城西北)与楚成王兵戎相见。

看到楚国的大军即将到来,司马公孙固对宋襄公说:“上天遗弃商朝已经很久了,君王要振兴它,就是不可原谅的了。”这话这意思,老天已经把商朝勾掉了,您硬要恢复它,跟老天作对,那是不可饶恕的。

但是襄公根本不听。

公孙固或许看到楚军的强大,没有必胜的信念,临战之前的这种劝谏是很煞士气的。在他看来,楚军不过是救郑国。宋人已撤出郑国。这仗还有什么可打的,讲和算了。但是,对于宋襄公却不是这样,他要报仇,如果这一仗打胜了,没准还能称霸。即使打不胜,也要打出仁义。宋军的武力不如楚军,但是宋军的仁义是超过楚军的,这个时候,宋襄公也只能指望仁义的号召力了。于是他在大旗上绣了“仁义”二字,希望楚军能在这面大旗下自相惭愧。

宋楚泓之战翻译,宋楚泓之战名词解释(1)

但是有了这面大旗,他自己也就不能有其他歪门邪道了。

宋军在泓水边扎好营盘,以逸待劳,等待楚军的到来。

楚国如期到达泓水对岸。宋军已经排成队列,楚军开始渡河,在楚军一部分在河里一部分还在岸上的时候,司马公孙固说:“他们兵多,我们兵少,趁他们没有全部渡过河,请君王下令攻击他们。”

宋楚泓之战翻译,宋楚泓之战名词解释(2)

宋襄公说:“不行。”人家连河都没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么仁义之师?”

楚军从容地渡过泓水。

楚军渡河完毕,在河岸上布阵。公孙固又劝宋襄公说:“趁楚军还在乱哄哄地布阵,我们发动冲锋,尚可取胜。”

宋襄公说:“还不行。”

等楚军摆开阵势然后宋襄公才下令攻击,但楚军一旦布好阵,宋军就已经没有胜利的可能,楚军兵多将广,士兵彪悍善战,是楚军基本不认识“仁义”二字。结果,宋军被打得大败,宋襄公自己的大腿也受了箭伤,不是他的属下都拼死保护。他可能再次被俘。

宋楚泓之战翻译,宋楚泓之战名词解释(3)

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失败了,宋襄公为此痛并郁闷着。

国人对宋襄公的指挥艺术提出了批评。宋襄公却有自己的道理,他说:“君子不两次伤害敌人,不擒捉头发花白的敌人。古代的作战,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虽然是殷商亡国的后裔,但也会不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

宋襄公的大军是仁义的大军,仁义的大军不能做这种不仁不义的事情,宋襄公被自己的仁义套劳了。

子鱼批评他说:“国君不懂战争。强大的敌人,由于地形狭隘而没有摆开阵势,这是上天在帮助我,趁此机会,拦截并攻击他们,难道不可以吗?就这样,还不一定能取胜,何况不利用地形呢。现在敌人比我们强大,我们就别充大逞强了。只要是敌人,捉了就不能放,管什么头发花白不花白。敌人受伤却还有战斗力,为什么不能再*伤他们?如果怜惜敌人伤员而不再打击,就应该一开始就不伤害他;爱惜那些头发花白的人,就不如向他们投降。战争以争胜为目的,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因此,只要有利,完全可以攻击没有摆开阵势的敌人。”

宋楚泓之战翻译,宋楚泓之战名词解释(4)

子鱼的观点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遇到强大的敌人应当会用巧劲,否则是无法取胜的。二是战争以取胜为最高准则,在取胜的前提下可以实行仁义,而为了仁义而仁义,那些仁义行为就变得无价值无意义。第三,战鼓是用来鼓舞士气的,完全可以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使用。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