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辛弃疾1140年5月出生前,他的家乡山东济南历城已经被金人占领。因为父亲早亡,辛弃疾自幼由祖父辛赞抚养,受其影响很深。辛赞因为族人众多,1127年靖康之变时没能及时脱身南下,被逼担任金朝的官职。辛赞经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点江山、勘察地形,梦想有一天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
1161年九月,金主完颜亮大肆征兵准备攻打南宋,并以借民间五年税钱的名义预收军费,因此激起民怨。十月,河北大名王友直、山东济南耿京、山西太行陈俊等中原豪杰义士纷纷起兵反抗。完颜亮得知王友直起兵,立即派大军镇压血洗,*大名居民30万,灭族1700余家。耿京集结了李铁枪等六人起兵,起初只有数十人,攻取莱芜县、泰安军后,逐渐增加为百余人。莱州贾瑞带领数十人前来投奔耿京,他说服耿京把他带来的人分为诸军,让他们各自去招募人马,队伍很快发展到数十万人。大名府王友直派人送来书信,表示愿意听取耿京节制,耿京于是任命贾瑞为诸军都提领。
辛弃疾
以上介绍完必要的背景,我们来看辛弃疾早年抗金期间能力性格四个方面的优异表现:
1、甘居人下、投靠耿京在耿京等人起兵的时候,辛弃疾也组织了一支2000人的武装队伍。能在短时间内聚众2000人,可见辛弃疾的组织才能极为出众,否则,这么多人怎会甘心听从他的调遣?在一般人看来,手下有2000人完全可以横霸一方、当个山大王了,然而辛弃疾毕竟不是鼠目寸光之辈,他知道2000人成不了什么大事,要想更好地打击金人,完成统一大业,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所以辛弃疾毅然选择投靠农民出身的耿京,不仅体现了他准备与金人长期对抗的深远谋略,而且显示了他甘居人下的非凡气度。辛弃疾率领队伍投奔耿京后,被任命为掌*,负责保管文书和帅印,一起谋划收复中原,队伍很快发展到了25万人。
2、勇猛果敢、铁血锄奸有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喜欢谈论军事和用兵,辛弃疾平时跟他有一些来往。辛弃疾加入耿京军中时,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盘踞一方,辛弃疾去说服义端,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这个和尚名字叫义端,然而行为既不义也不端,是个投机分子。一天晚上他竟然偷了辛弃疾保管的帅印逃跑了。耿京大怒,要*辛弃疾(因为他既没保管好帅印,叛徒也是他介绍进来的)。辛弃疾立下军令状:“给我三天时间,如果抓不到义端,再*我也不迟。”他推断和尚偷了军印必定是去投靠金人,便顺着金营方向快马加鞭追赶,终于抓到了义端。和尚跪地求饶说:“我知道你的命相是青犀,你有力量*人,希望你不要*我!”辛弃疾二话没说,仍然斩下义端的头颅回报耿京。此后,耿京更加看重辛弃疾。
辛弃疾雕像
3、未雨绸缪、归附南宋辛弃疾投奔耿京后,积极出谋划策,为义军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显示出了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辛弃疾心里明白,起义军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到25万人,主要是因为金兵南下,无暇顾及后方。一旦金朝腾出手对义军全力围剿,征抚并用,起义军将很快不堪一击。要想取得抗金的最终胜利,必须与南宋军民联合。所以辛弃疾极力劝说耿京“决策南向”,即奉表与南宋朝廷联系,率义军归附南宋,与南宋官军遥相配合,共同抗击金兵。耿京欣然采纳了辛弃疾的建议,于1162年正月,委派诸军都提领贾瑞到南宋与朝廷接洽,贾瑞提出要有一位文士同行,以便在南宋朝廷中应对宰相大臣们的诘问,耿京于是让辛弃疾随行。一行11人从山东出发,先到楚州(今江苏淮安),见淮南转运副使杨抗之后,于正月十八日到达建康(今江苏南京),受到正巡幸此地的宋高宗赵构的接见,并接受了南宋朝廷的任命。贾瑞、辛弃疾等完成使命后,随即返回山东复命。当时南宋朝廷还派了两名枢密院的使臣吴革、李彪携带官诰节钺等随行。
4、胆识过人、生擒叛徒完颜亮率60万大军全面进攻南宋时,完颜雍在后方称帝,完颜亮十一月底被部下趁乱*死。完颜雍为稳住北方局势,发布收买人心的“大赦诏书”,其中说道:“凡我境内百姓,在山者为盗贼,下山者为良民。”许多义军将领和战士纷纷下山回乡。耿京部下大将张安国更是贪图金朝的重赏,勾结另一个将领邵进,*了耿京到金营献功,25万抗金大军土崩瓦解。张安国受到金朝的重赏,被任命为济州知州。得知这一消息时,辛弃疾等人已到达海州,二位使臣不敢继续往前走,坚持要等义军南归至海州后再授予其官职文诰。
辛弃疾本来不是奉命南下使团的领队,主帅被*,不能回南宋复命,他可以不承担责任,但是辛弃疾是一个有谋略、有担当的文武全才。基于民族大义和报答耿京知遇之恩、为耿京报仇雪恨的责任感,辛弃疾主动与众人谋划如何生擒张安国。辛弃疾还有一个重要考虑,那就是为自己今后在南宋朝廷的事业发展积累更大的资本。试想当初辛弃疾如果不是带了2000人投奔耿京,怎么可能立即被任命为掌*的重要职务?如今他本可凭借献计给统领25万兵马的耿京投诚回归南宋顺理成章地拥有更大作为,如今却因为耿京被*而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叫他辛弃疾以后如何在南宋朝廷立足?如果能够抓回张安国,至少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给南宋朝廷一个交代。
根据《宋史》《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的记载,辛弃疾整合了出使南宋的11人、以南宋京东招讨使李宝在海州的部将王世隆为首护送辛弃疾一行的十数位骑兵,以及从山东逃到海州给辛弃疾等人通风报信的耿京部下马全福等人,实施了这次凭借五十骑兵在敌占区生擒张安国的艰巨抓捕任务。
辛弃疾的好友洪迈在《稼轩记》中说辛弃疾是“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果是五万金兵的大营,辛弃疾仅凭50人马,绝难做到精准侦察、突袭抓捕。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解释:张安国是在济州知府的官邸中被抓捕的。他的官邸虽然也有金兵和自己的下属近5万人驻守,但是防备不可能比军营更严密。辛弃疾作为副手,跟随王世隆一起去济州城要求面见张安国,然后攻其不备,把正在和金将喝酒的张安国劫持。面对张安国的众多部下,辛弃疾虚张声势,故意说南宋十万大军将至,稳住了敌军,然后想方设法摆脱了追兵,一路闯关南下,最后把张安国献给宋高宗,将其当街处斩。
由于不到22周岁就有了在敌占区生擒张安国这样惊天动地、让“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的抗金壮举,辛弃疾更加自信心爆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同时也强化了他行事果敢刚毅的军人作风,给辛弃疾后来46年仕途生涯受挫、无法收复家园的悲剧命运早早埋下了伏笔,这是十分令人惋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