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季节,万物生发,正是外出游玩的好季节,而且疫情的阴霾已经消散,很有必要放松一下了。
在古代,古人的娱乐手段很少,所以都喜欢走出去逛一逛。《快园道古》记载,明代时苏州一带经济发达,当地人生活富裕,有闲暇,比别处的人更喜欢旅游,袁宏道也在一首诗中写道:“苏人三件大奇事:六月荷花二十四,中秋无月虎丘山,重阳有雨治平寺。”
三件事都与游玩有关:六月二十四据说是荷花生日,苏州人在这一天观赏荷花;虎丘是苏州城外一座小山,中秋节最热闹;治平寺是苏州上方山中的一座寺庙,当地人习惯在重阳节这一天到此登高。
袁宏道如此熟悉苏州人的风俗,是因为他在这里做过官。袁宏道,字中郎,湖北公安人,万历二十年考中进士,他的哥哥袁宗道、弟弟袁中道也先后考中进士,并称为“三袁”,以袁氏兄弟为代表的文风清新轻俊,被称为“公安体”。
万历二十三年,袁宏道出任吴县的知县,后来解官而去,以后到北京任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主事等,后来因病还乡,不久病故。
袁宏道喜欢游览,在吴县任职不到两年,附近的风景名胜基本都被他走遍了。这其中,光是虎丘一地,他就去过六次。
虎丘只有几十米高,据说吴王阖闾被埋葬在这里,葬后有白虎蹲踞其上,因此得名。虎丘被称为“吴中第一名胜”,云岩寺塔和剑池是其中比较有名的所在。
虎距离苏州城比较近,只有七八里路。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大家都喜欢跑到这里凑趣,游人如织,箫鼓楼船满目。最热闹的,当然要数虎丘的中秋之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与虎丘形成对照的,是治平寺所在的上方山,距离苏州也不远。山中峰峦攒簇,层波叠翠,风景要比虎丘好得多,但游客稀少。袁宏道曾经和弟弟袁中道、朋友江进之一起游览上方山,在山上痛饮。对虎丘与上方二山的差别,他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虎丘如冶女艳妆,掩映簾箔;上方如披褐道士,丰神特秀。”
袁宏道刚刚担任吴县知县不久,他的好朋友陶望龄在回乡途中路过苏州,袁宏道与朋友们一起聚会,款待陶望龄。
陶望龄是浙江会稽人,字周望,号石篑,在万历十七年的会试当中名列第一,殿试名列第三,授翰林编修,国子监祭酒。酒席中间,大家谈起下一次的聚会,陶望龄指着桌子上的橘子说,明年橘子成熟的时候,我来和大家一起去洞庭山。
洞庭山在太湖之中,包括东山和西山。第二年秋天,袁宏道写信提醒陶望龄,不要忘了去年的约定。此时园中的橘子正在黄绿之间,于是陶望龄选择在九月从山阴出发,同行的有弟弟和几位朋友。大家先到苏州与袁宏道会合,正巧袁宏道生了病,陶望龄陪伴在他床边,等待他复原。
三天之后,袁宏道和大家一起上路,在胥口乘船渡过太湖,抵达洞庭西山,当天在包山寺住宿,第二天步行游览毛公坛、林屋山、林屋洞,在天王寺过夜。第三天游西小湖,登缥缈峰,在上真宫过夜。第四天游览大小龙山,乘小船渡过湖湾,返回包山寺过夜。按照计划,第五天前往洞庭东山,结果随后两天雨雾相连,大家只能守在包山寺里,等待天气晴好。
这次行程中间的细节都被陶望龄用诗文记录下来,就是《游洞庭山记八首》。陶望龄置身湖山之间,曾经见识的西湖之美与眼前的美景相比,精致有余,气派不足,“始知西湖之小也,六桥如房中单条画,飞来峰盆景耳。”
袁宏道也写下一些诗文,文字更精到纯粹,更堪把玩。在《西洞庭》一文中,袁宏道概括西洞庭山的妙处,分别是山之胜、石之胜、居之胜、花果之胜、幽隐之胜、仙迹之胜、山水相得之胜。
袁宏道笔下的西山,林木苍翠,“碧幄罗垂,苍枝掩径,坐则青山列屏,立则湖水献玉;一峦一壑,可列名山,败址残石,堪入图画。”
袁宏道还写过一首《泊西洞庭》:白浪浸天冷,青山引黛长。朝童迷水怪,夜女出江黄。种橘皆成市,凿山半作堂。路疑烦指点,洞口觅渔郎。
东洞庭山要比西洞庭山矮小一些,山间没有可供游人歇脚的亭台,也缺少像样的寺观,所以袁宏道抱怨:“每置酒提壶,则盘坐荒草中,亦无方丈之榭,可以布茵列席者。”
太湖一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太湖之美、洞庭山之秀,早被人发现,前代文学家们留下许多吟咏洞庭山的诗文。明代吴地的文人的这类作品同样不少,比如成化年间的进士、文学家杨循吉的一首《清明后一日独游西山》:
净揩双眼洗心肠,领纳山光与水光。
到面春风未全暖,离城野兴一何长。
青黄不接麦苗短,红白间开花蕊香。
随处有茶堪接纳,禅林三四远相望。
弘治十八年进士、文学家徐祯卿也到过洞庭山,一首《登缥缈峰》中写道:
灵峰峻伟插吴天,鹿道斜通密草间。
波暝遥疑下方雨,烟明微见隔州山。
药苖细染云丝碧,石翳重生雉尾斑。
尘骨未仙留不得,刚风吹冷布袍还。
正德年间进士、文学家胡纉宗有一首《游林屋洞》:
洞中别有天,我亦地中仙。
屈曲山斜入,磈礧石倒悬。
细翻禹贡读,高枕道书眠。
去去复几许,龙宫还窅然。
一般的说法认为,苏州一带的士民喜欢出游,但却很少有人来游览邻近的太湖,游览洞庭山,这让袁宏道大感不解。
于左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