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袁在平
一
在宜昌文化部门工作的几十年间,我已记不清曾多少次访三游洞了。我深深感受着这里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我无数次地认真研读、细细品味着古人写这里的诗文及其镌勒于此的一方方、一字字摩崖碑刻。于是,一个个历史人物向我走来;一幅幅历史画卷在我眼前展开。史载,早在白居易达三游洞前的大历三(768),便有诗圣杜甫抵三游洞所在地下牢溪,写下那首著名的《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诗。诗中所云“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这正是唐代古夷陵峡江上,商贸航运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唐元和十四年(819)春,白居易偕弟行简、元稹,在位于下牢溪与长江汇合处北岸临溪的悬崖陡壁间,发现并首探三游洞。三游洞因三人此次首访,而故名“三游洞”。这是三个非同凡响的人物!白居易是继李白、杜甫之后的唐代最伟大诗人,散文家、文艺批评家;还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领袖。元稹、白行简,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尤其是元稹、白居易,在诗坛上被并称为“元白”。行简作有传奇《李娃传》,元稹写有传奇《莺莺传》;他们均被称为唐“传奇”的开拓者、先驱者。元白三人首访洞时,曾各赋诗一首书于石壁;然诗均失传,唯白居易所作《三游洞序》,则流传至今。明代峡州守匡铎,检“楚志”刻《三游洞序》巨碑,立于三游洞。这是传存至今的三游洞唯一一块古代白《序》碑!白居易《序》,是一篇不足四百字的奇文,一件中国古代散文宝库中的珍品。他以散文大家独有的神来之笔,不仅生动描绘出三游洞、下牢溪美妙绝伦的奇光异景;且还以山一样沉重之笔,仅用“平淮西”三字,抒发出他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博大情怀。《序》开篇劈头一句:“平淮西之明年冬,予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微之自通州司马授虢州长史”;“又明年春,各祇命之郡”,于是“参(人)会于夷陵”。这“平淮西之明年冬”,即唐元和十三年(818)冬;“又明年春”,即元和十四年(819)春。于此,白氏不直书元和“十三年”、“十四年”,而是以“平淮西”为记时标志,来表述元和“十三年”、“十四年”这两个具体时间。这正是作者煞费苦心的绝妙之笔。这“平淮西”三字,包含着唐王朝的一段极为严酷的历史现实及作者所亲历的那段极为痛苦而又永生不忘的历史情结。发生在天宝十四年(755)的那场“安史之乱”,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大诗人杜甫也从长安逃亡到了四川;于是也便有了叛乱被平定后的大历三年,杜甫离蜀出峡、于峡州津亭赴宴作诗的这一幕。元和九年(814),淮西(今河南汝南)节度使吴元济又举兵叛乱;叛乱者遥相呼应,节度使王承宗、李师道阴谋发动了一场*害主事镇压叛乱的朝廷宰相武元衡血案。白居易因上疏请捕*害武元衡元凶而反遭贬谪江州。乐天在赴江州途中及于江州司马任上,写了不少万分关注、惦念正进行的这场平叛战争时局发展的诗文,以深深寄托诗人爱国爱民之心。元和十二年(817),吴元济被活捉斩首,淮西之乱终于平定。这对白居易来说,无亚于是天大喜事!乃至于元和十四年首访三游洞时,他也依然将“平淮西”铭刻于心、耿耿不忘;而别出心裁地将“平淮西”,写入《序》中。
二
三游洞,是历史人文荟萃之地。继唐代“三游”后,又有北宋文化巨人欧阳修,于夷陵令任上,多次造访三游洞,写下咏三游洞、下牢溪诗多首;并于洞壁留下一方保存至今的珍贵石刻。刻云:“景祐四年(1037)七月十日,夷陵(令)欧阳永叔与判官丁,同行刻石。”此为三游洞有刻之始。“判官丁”,即丁宝臣,欧公好友,时为峡州判官。约百年后,大诗人陆游于乾道六年(1170)访三游洞时,惊喜地读到了这方石刻,并将石刻内容和铭文风化情况,载入《入蜀记》,为后人研究该摩崖提供了依据和资料。宋康定元年(1040),峡州知事查庆之于下牢溪,修建了一座横跨南北、宏伟壮观的通远桥;并于三游洞下方石壁间,留下一方《通远桥记》摩崖。刻云:该桥“飞势横空,宛若虹度”;又“构竹屋而覆之”,使“往来者”于风雪冷雨中,“绝其险阻”。《桥记》披露,“稽古记,(此处)有(桥)旧址存焉”。这说明,在北宋及其此前,下牢溪上便已有悠久的桥梁史。故这方摩崖对研究夷陵地方桥梁史、交通史及对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等,均是有着史料参考价值的。
继欧阳修之后,又有北宋大文学家苏轼及其父苏洵、弟苏辙三人,于嘉祐四年(1059),同访三游洞。如前三游者那样,也夜宿洞中、各赋诗一首书于石壁。此曰“后三游”。“前三游”、“后三游”之称,始见于明代文学家、官至四川巡抚及刑部尚书林俊的《三游洞记》。该《记》曰:“先是游者,白乐天兄弟、元微之,后老泉(苏洵)三父子,故号‘三游’。”苏轼咏三游洞诗,计两首;诗之一《三游洞题壁》云:“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屐冷苍苔滑。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北宋黄庭坚,于绍圣二年(1106)至建中靖国元年(1101),曾三访三游洞,留下石刻两方、《跋自书乐天<三游洞序>》文一篇。山谷石刻,一方位于主洞尾部壁间;另一方为洞外碣石。然,洞外这方碣石,于当代遭采石者炮毁。陆游访三游洞时,不仅读到了此二刻,还将二刻全文收入《入蜀记》,为后人保存了山谷碣石这件珍贵文物的全部铭文资料。碣云:“黄庭坚、弟叔向、子相、侄檠,同道人唐履来游,观辛亥旧题如梦中事也。建中靖国元年三月庚寅”。读刻中落款时间,可知此为山谷自蜀出峡后,于三游洞所题刻。刻云“观辛亥旧题如梦中事”,是指其遭贬涪州初入峡时,于三游洞内所题刻的那方摩崖。该刻云:“黄大临、弟庭坚,同辛紘、子大方,绍圣二年三月辛亥来游。公弟”。“公弟”,系落款人称。“公”,尊称兄黄大临;“弟”指黄庭坚。款词意即“黄大临公之弟黄庭坚”。该刻尽管刻工粗糙,但大诗人、大书法家黄庭坚亲笔所书手迹之风格、风范,依在。该刻,系黄庭坚题刻手迹保存至今的罕见中的一件,便可见其弥足珍贵了!之后,山谷又应夷陵道人唐履之邀,欲立白居易《三游洞序》碑。为此,已离峡抵荆南的山谷,又特赶回三游洞,写下《跋自书乐天<三游洞序>》一文。然,此碑是否立成,至今是谜。因传不见碑;碑是否立成,又史无记载。当代,三游洞文物管理处依史实、遗文,已将一块刻有《跋自书乐天<三游洞序>》的白居易《三游洞序》巨碑,刻立于三游洞内室之中;终于圆了两位古人黄庭坚、唐履执着推崇、热爱、珍惜文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心愿。
此后,又有陆游咏三游洞、下牢溪诗计四首。自古代至民国年间,又有袁中道、王士祯、刘大櫆、王柏心及夷陵雷思霈、刘一儒、刘戡之等等历代*人墨客,均留下了大量写三游洞、下牢溪的诗文。袁中道,是中国文学史上明代著名公安派“三袁”中骨干,著名散文家、诗人。他写三游洞诗一首、文一篇。其文《三游洞记》,是继白居易《三游洞序》后,写三游洞首屈一指的古代散文精品。其观察三游洞景物的视角、眼光之独到,其描写三游洞情与景、形与状笔法之变化多端、之细腻传神、之惟妙惟肖,这也是于古代散文作家中,所不多见的。又有清代桐城派代表人物之一刘大櫆,于此写下了那篇著名的《游三游洞记》。为林则徐称有“国士之风”的清代著名方志学家、诗人王柏心,有写三游洞、下牢溪诗一首、文一篇。其文《下牢溪安济桥碑记》与北宋《通远桥记》,是三游洞“文库”中,两个反映三游洞下牢溪桥梁史、交通史相辅相承的姊妹篇。只是,王柏心的《碑记》,对安济桥整体建筑,对建桥的源起、交通意义及其对宜昌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写得更为具体、深刻、生动。《记》曰:桥建成后,“逾溪而西,陆通巫蜀”;“溪北二三百里外,山民负贩市易者”,“悉径”此桥,“或至郡,或赴蜀”。显然,下牢溪上安济桥的兴建,对当地与外界的商贸及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该《碑记》是一史料价值与文学价值并兼的优秀古代散文精品。该碑已失;但王氏《碑记》全文,则完好传存至今。王柏心是一位对宜昌历史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其主纂、总纂宜昌的方志,便有同治年间之《宜昌府志》《东湖县志》及《当阳县志》;而其写宜昌各地名胜古迹的诗文,便有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