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话语,它怎么能造成伤害呢?这就需要谈到一种语言现象叫做“厚概念(thick concepts)”,“厚概念”是语句或观点,它的预设不仅有“描述性的意义”,同样还有“评价性的内容”,“态度”和“价值”渗透在这些话语之中,与之仅仅结合在一起,很难将其从中剥离出来。
厚的伦理概念(比如,残忍,懦弱,贞洁,诚实等等)比薄的伦理概念(比如,对,错,应当等)拥有更丰富的经验内容。这是事实。但威廉斯想要说的比这更强。在他看来,薄的概念并不蕴含经验内容,而只具有评价的功能。这是什么意思?这当然不是说薄概念不能应用于经验对象上面。在任何一个社会里(如果能称得上社会的话),人们都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有一定程度的共识。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使用“对”,“错”,“应当”这类概念的话,这些薄概念也都应用于比较稳定的经验对象上面。
三、看似无害的话语,会造成什么样的伤害?无害的话语也会产生不好的意思,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
“小宝贝”这个词在情侣之间是一种爱称,尤其多指女性,你将另一半称呼为“小宝贝”似乎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这可能也有错。你或许会问,我称呼另一半为“小宝贝”是出于一种爱和呵护,但是你可能没有考虑过,这样的称呼会带来身份认同上的改变。
人们用来指代我们的话语,可以创造出“隐喻识别”。“小宝贝”这个词隐喻着一种无助、依赖、需要他人照料或是替其做决定的形象,当一个人被反复用类似“小宝贝”这样的词指代时,“隐喻识别”会出现。这个人会逐渐开始认为自己拥有小宝贝的那些特质,换句话说,她开始把自己看成弱小和需要依赖、依靠别人的那类形象。而如此称呼她的那位男性,似乎就要承担照顾他的责任。仔细想想,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同样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很大程度上由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所塑造,也就是你在他人眼中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我们常常会根据我们认为的“他人对我们抱有的期望”采取行动。被看作捣蛋鬼的小孩,更加可能继续顽皮地搞破坏,而被认为是优秀的孩子,更可能自我驱动走向成功。
这样的情况和变化并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悄然进行的,它会逐渐蚕食我们的自我知觉,甚至连自己都很难意识到。人们用来指代我们的词,最终会塑造我们对于自身的理解。
当你在使用语词的时候,你用某个词指代某个人的时候,你正在传递一种对他人的特定态度,而你是赞同这种态度的。如果你不持有某种态度,也不认为他人持有这种态度是正确的,那你就要注意,不要在语言中传播这种态度。
我们都应该在生活中审视自己,有时候甚至是用哲学家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共同使用的语言。语言哲学可以把可怕的、由*伤力的语言暴露出来,让你明白为什么这些话是可怕的,由*伤力的。经过理性的论证,我们可以理解和解释,为什么我们使用的语言会对人造成伤害,我们使用的语言又是如何让对他人造成伤害的。
显然,故意使用语言伤人是可恶的,但是,即便你没有伤人的意思,对方仍然可能会误解你说的话,因为“说话者的意思”和“听话者理解的意思”并未总是吻合的,所以我们需要注意在自己的言行。只有谨慎地思考我们所使用的语言,思考这些话语的意义,我们才能理解话语是如何被他人感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