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浮萍出处,一池落花两样情出处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18:09:02

唐代诗人白居易和元稹,是一对有着生死交情的好基友,那感情不是一般的深。他们一起喝酒写诗找姑娘,一起在中唐诗坛掀起波澜,一起在朝廷做官,二人几乎达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白居易贬官,元稹写了一首诗,让人感叹,他二人的友情真的不是吹出来的。元稹当时听说白居易被贬到江州做司马,元稹说自己,好像个死人一样一下子坐了起来。

一池浮萍出处,一池落花两样情出处(1)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可见这俩人的友谊深厚。

元稹的感情经历特别丰富,一生谈过不少恋爱,还把自己的恋爱经历,写成爱情传奇,虽然假装用了张生的名字,其实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个张生就是元稹本人,那个莺莺就是他的初恋女友。不得不说,崔莺莺真的是元稹的最爱,多年以后,元稹还写了一首诗,纪念这一段无疾而终的爱情。

春晓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猧儿撼起钟声动,二十年前晓寺情。

哈哈!元稹你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了,这不就是写的崔莺莺吗。二十年前你们在普救寺的花前月下,你趴在墙上的样子,还历历在目。

这首诗其实也没啥特别的,就是用非常朦胧的风格,写了不愿意直说的感情。白居易大概是感叹元稹和崔莺莺的爱情,根据元稹的这首诗,自创了一首词,而这首词竟然成为中国诗歌中朦胧派的祖师爷,从这个意义说,白居易是中国诗歌史上朦胧诗派的祖师爷,比舒婷、北岛他们早上1000多年。这首词叫《花非花》,听名字有点像禅诗的意思。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这首诗语义朦胧多变,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禅诗,但要说禅师们整天嘴里挂着什么春梦之类的东西,很显然不是六根不净,就是个花和尚。所以,这首诗是写某种隐秘的、不可言说的爱情比较好。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悲伤情绪,这很显然是一场来得快去的也快的爱情,来的时候像美丽的春梦,去的时候像秋云一样逝去。

一池浮萍出处,一池落花两样情出处(2)

这首词写出来以后,一下子引起好多词人的膜拜,争相模仿,一时间,这首词成了白居易最热门的词。模仿他的人很多,从张先到贺铸再到苏东坡,在对白居易的模仿中,竟然也产生了一大批名作,其水平不在花非花之下。模仿的最好的是苏东坡的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翻译成现代文:

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把它抛离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仿佛又是无情,实际上则饱含深情。受伤柔肠婉曲娇眼迷离,想要开放却又紧紧闭上。蒙混随风把心上人寻觅,却又被黄莺儿无情叫起。

不恨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抱怨愤恨那个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清晨雨后何处落花遗踪?飘入池中化成一池浮萍。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分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晶莹的眼泪啊。

一池浮萍出处,一池落花两样情出处(3)

第二名是贺铸的词。贺铸这个人长得不好看,但是豪放词婉约词写的都好,这一首词,就是化用了白居易的花非花。

鸳鸯语

京江抵、海边吴楚。铁瓮城、行胜无今古。北固陵高,西津横渡。几人携手分襟处。凄凉渌水桥南路。

奈玉壶、难叩鸳鸯语。行雨行云,非花非雾。为谁来为谁还去。

排名第三的应该是张先的词。张先算得上是婉约词的老宗师了,这首词也是化用了白居易的词。

御街行(般涉调)

夭非花艳轻非雾。来夜半、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远鸡栖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

参差渐辨西池树。珠阁斜开户。绿苔深径少人行,苔上屐痕无数。余香遗粉,剩衾闲枕,天把多情付。

也许是特别喜欢白居易的这首词,张先在他的这首词的上半片,几乎全部用了白居易的词。

顺便说一句,如何理解白居易的词?我认为,朦胧诗就是意义上的不确定,你怎么想都行,只要往美丽的地方想,就行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