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贾支使寄鹤全文及翻译,与李翰林建书原文及翻译及赏析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2 21:04:21

文/董乡哲

从字面上看,薛能(涛)《失鹤二首》及相关诗类似于失物招领,仔细阅读却发现竟是系列悼亡诗。从其《陈州刺史寄鹤》中“南守”的自谓与“春飞”的季节性描述看,该系列诗创作于咸通十一年(860)春。

答贾支使寄鹤全文及翻译,与李翰林建书原文及翻译及赏析(1)

鹤归图

首先了解一下该诗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咸通五年(864)春,南诏军入侵嶲州(今四川西昌),懿宗派神策军五千及诸道军队前往。三月,南诏军增至六万。总指挥康承训兵败损失八千人,谎报大破南诏。五月,懿宗令徐泗团练召募军士三千人赶直邕州驻防,下诏说:“待岭外事宁之后,即与替代归还”,据记载约定三年轮换。至咸通九年(868)秋,徐泗士兵已驻防桂州六(四)年,屡次请求轮换回乡。尹戡与崔彦曾沟通以军中物资匮乏为由,试图再留守一年,徐泗士兵得知消息,怒不可遏。七月,他们趁观察使调任的空档,发动叛乱。*死都将王仲甫,推选粮料判官宠勋为帅,抢劫军库,武装起来北返徐州。从而拉开了庞勋兵变的序幕。经过一年多的征讨初见成效,庞勋狗急跳墙,四月,“*(崔)彦曾及监军张道谨、宣慰使仇大夫,僚佐焦璐、温庭皓等,并其亲属、宾客、仆妾皆死”。

答贾支使寄鹤全文及翻译,与李翰林建书原文及翻译及赏析(2)

庞勋兵变

这次兵变殃及宿州、徐州、濠州、泗州(江淮要冲,杜慆激战守卫),鱼台、都梁城、舒州、庐州,沂州、海州,沭阳县、下蔡县、乌江县,巢县,滁州,和州,寿州,蕲县等近二十个州县。有记载的死亡士卒十七万二千人,殃及百姓不计其数,造成损失不可估量。对于国家来讲是恢复尚待时日的局部战争,而对于家庭来讲则是无法恢复百分之百的灭顶之灾。不幸的是,包括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刺史的薛能(涛)的儿子李郢在内,其父经受不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相继而去,宠物鹤也因失去照料而走失。薛能(涛)在料理完后事后,返回辖区途经陈州时作《失鹤二首》,进行悼念。其诗云:

答贾支使寄鹤全文及翻译,与李翰林建书原文及翻译及赏析(3)

杜慆守泗州

其一

偶背雕茏与我违,四方端伫竟忘归。(写鹤)

谁家白日云间见,何处沧洲雨里飞。(写鹤)

曾啄稻粱残粒在,旧翘泥潦半踪稀。(写鹤)

凭人转觉多相误,尽道皤然作令威。(写人)

其二

华表翘风未可期,变丁投卫两堪疑。(写人)

应缘失路防人损,空有归心最我知。(写人)

但见空笼抛夕月,若何无树宿荒陂。(写鹤)

不然直道高空外,白水青山属猎师。(写鹤)

第一首首联叙述宠鹤走失事宜。颔联询问谁见,揣测去向。颈联以残粒在,半踪稀的遗存意象起兴。尾联出句表达了对在庞勋兵变中逝去的儿子被托付人所误的悔意,事实上节度使崔彦曾也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对句则表达了对因丧子之痛而逝的亲人亡魂(令威)回归的期盼。诗中“皤然(白发)”用来指代李程。如元稹《李中丞表臣》云:“十里花溪锦城丽,五年沙尾白头新。”诗句中“令威”出自晋陶潜《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此引以喻李程。

第二首,首联据典故描述丈夫亡魂回归目标的不确定性。元稹《李中丞表臣》:“韦门同是旧亲宾,独恨潘床簟有尘。”证明,李程前妻即韦氏。如果“变丁(丁令威归辽)”指返回前妻处,“投卫”即指来到薛能(涛)身边。诗中“投卫”出自《左传.闵公二年》:“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此引以自喻。

颔联悼念儿子,叮嘱他返回途中要注意途中安全,并揣测其怀有急切返回的心理倾向。

颈、尾两联表达了对失鹤的嘱咐。颈联以抛夕月,宿荒陂的夜宿意象起兴。尾联建议失鹤白天要高飞,莫进山,以防被猎。

《失鹤二首》发表后,被贾支使与陈州刺史所看到,故而寄鹤以示安慰。薛能(涛)作《答贾支使寄鹤》与《陈州刺史寄鹤》二诗表达谢意。

其《答贾支使寄鹤》云:

瑞羽奇姿踉跄形,称为仙驭过清冥。(写鹤)

何年厚禄曾居卫,几世前身本姓丁。(写人)

幸有远云兼远水,莫临华表望华亭。(写人)

劳君赠我清歌侣,将去田园夜坐听。(写鹤)

首联以称誉所寄鹤“瑞羽奇姿”,“称为仙驭”的高贵意象起兴,颔联出句据以回顾此“鹤”曾居卫,来类比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经历。如元稹《李中丞表臣》所记:“十里花溪锦城丽,五年沙尾白头新。”出句回顾其曾前妻一起生活的经历。颈联据典故劝诫“此鹤”莫落华表,建议他前往华亭。也是对《失鹤二首》第二首首联“变丁投卫两堪疑”的确定性回答。诗中华表:城门华表柱上。喻其前妻所居京城。华亭:在今浙江嘉兴县,陆机曾叹曰:“欲与弟共听华亭鹤唳,得乎?”此引以自喻。

尾联在向贾支使表达谢意的同时,表明了对此鹤的待遇。从结构看,首、尾联写所寄鹤,颔、颈联写人。如果把尾联改作颔联,其诗意将会更加明显。

其《陈州刺史寄鹤》云:

临风高视耸奇形,渡海冲天想尽经。(写人)

因得羽仪来合浦,便无魂梦去华亭。(写人)

春飞见境乘桴切,夜唳闻时醉枕醒。(自叙)

南守欲知多少重,抚毛千万唤丁丁。(自叙)

首联描述所涉人物的体貌及思想特征。蕴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之意。颔联抱怨所涉人物来合浦(喻徐州)不回“华亭”(自喻)的行为状态。颈联以乘桴切,醉枕醒的恍惚意象起兴。尾联借惜鹤表达了对逝儿的声声呼唤。

综上,《失鹤二首》、《答贾支使寄鹤》与《陈州刺史寄鹤》二诗借作咏鹤和谢寄鹤分别抒发了对爱人李程与儿子李郢深深的怀念,蕴意超凡脱俗,哀而不伤。

薛能(涛)乾符五年(878)担任许州刺史,重游故地(咸通二年(861)在许州任判官)作《许州题观察判官厅》云:

三载从戎类系匏,重游全许尚分茅。

刘郎别后无遗履,丁令归来有旧巢。

冬暖井梧多未落,夜寒窗竹自相敲。

纤腰弟子知千恨,笑与扬雄作解嘲。

其首联描述镇许事宜,颔联以“刘郎”“丁令”分别喻李郢与李程以示怀念。颈联以梧叶未落,窗竹相敲的定、动态意象起兴。尾联相应描述了所涉人物各自所持的心态。“纤腰弟子”喻幸存孙子李屿,当时还未走出悲伤的阴影,“扬雄”薛能(涛)引以自喻,当时持自我解嘲式的麻痹状态。上述诸诗即反映了薛能(涛)对丈夫、儿子的真挚感情,也反映了被战争毁灭的家庭的生活样态。

回顾几千年中国史,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打打**,和平的岁月真的没有多少年,让我们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