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思想、行为、策略、细节的比较与鉴别。教师只有通过与自己对话、与他人对话、与名师对话,才能知晓自己的得失与优劣,才能明白教学的高下与精粗。我认为,相似比较与相异比较是教学反思的重要方法。
相似比较是指针对相同主题、问题或环节在处理方式上的相同之处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可以引导教师深入思索是什么在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什么在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作用,是什么在决定着课堂学习中的思维品质……容易看出共同的教育教学规律与缺憾。
如有位教师在上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引导学生化身老夫妻,对着三个儿子一个个地夸。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大儿子现在真能干,我们可以在家养老了!一个学生说,二儿子也不错,正在编鸡笼,真是心灵手巧!教师不断地鼓励与表扬。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两口会对小儿子说,别在那儿晒太阳,有时间去溪头剥莲蓬!很显然,这个学生对“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不是很理解。于是,教师说:“看来,这位同学的意思是老两口似乎在责怪这小儿。你说说看是为什么?”这个学生大声地说:“词中写小儿‘亡赖’啊!”“亡赖一般是指什么呢?”学生们纷纷说,是不干活,懒惰呗!教师引导学生们再读这句词,想想小儿有没有干活呢?学生们齐声说,有。从哪儿可以看出?“溪头卧剥莲蓬”。老两口有没有责怪小儿呢?没有。从哪儿可以看出?“最喜小儿”。那为什么说“小儿亡赖”?孩子们恍然大悟:小儿淘气、调皮、天真无邪!“对,平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有没有这样‘骂’你们呢?”一个学生说:“我最爱吃醉排骨,有一次妈妈骂我贪吃鬼!”另一个学生说:“有时爷爷说我小鬼头,其实是在夸我机灵”……另一个学生说:“难怪词牌名叫《清平乐》,他们一家子多么幸福快乐啊!”
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发生理解偏差,我们应该怎么办?一位名师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请学生们谈谈学习感受。有个学生出乎意料地答:“我想要表扬英法联军。”教师没有责怪他,而是请他说说理由并请其他同学参与讨论。这个学生说:“如果没有英法联军的侵略,我们就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当时的人民就不会那么快推翻腐败的清政府。”许多孩子举手提出不同意见,课堂演变成了一场小辩论会。教师顺势打了个比方:“国家就是我们的‘大’家,如果强盗跑进我们家抢我们的东西、烧我们的家、打伤我们的家人,我们会表扬他们吗?”进一步引导:“侵略者间接加快了改革步伐,但他们给我们国家的人民带来的是什么?”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的认知走向深刻。试想,如果教师一开始就斥责学生,那么,怎会产生有针对性的引导与解读呢?
如此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转误为悟”的教育教学艺术,真正理解为什么要充分将学生的“错误”转化为课程资源来开发。
相异比较就是针对不同的设计、环节、细节进行对比。这种比较是针锋相对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直觉与理性品评教学方式的优劣,引发教师对教育教学更深层次的思考,由此体悟“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真义。
有位教师在教学《小珊迪》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小珊迪‘一看见我就难过地对我说’呢?”接着让孩子们找出有关语句朗读并思考。然后,他请一个小男孩来读。小男孩低头颤声读道:“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地对我说……”声音开始断断续续,继而哽咽不已。“我换好零钱……往回跑,被马车撞倒了,轧断了两条腿……我就要死了。”终于忍不住泪珠滚滚。当他读到“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时简直泣不成声。学生们泪光闪闪。然而,那位教师却追问不舍:“小珊迪为什么难过?”孩子们沉浸在悲情与震撼间无法给教师一个想要的答案,课堂一下子沉闷下来。
同样是面对学生的泪水,著名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的处理很不一样。他请学生纳托有声有色地朗诵,纳托的朗诵声渐渐停息了下来。孩子们期待着纳托继续朗诵——就这样,师生在一片肃静中默默坐了足足有两分钟之久。接着,有人偷偷地、有人大模大样地擦去自己的泪水。阿莫纳什维利思考之后说道:“孩子们,这一次如果你们自己去思考一下故事的情节,也许更好些?”就这样,师生们在默默无言中度过了课堂的最后几分钟……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眼泪”是心灵觉醒的前沿,是生命燃烧的火种。比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显而易见,过分冷静与理智的分析,往往会熄灭心灵中细腻而敏感的情感。余文森教授曾指出,经验一旦固化和老化,教师的教学生活就会失去创造、反思、批判的特征,而蜕变为自在的“日常生活”。为了避免这种见惯不怪的“自我迷失”“自我沉陷”,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一些比较反思往往能造成“熟悉的震惊”,能葆有教师“内心的光亮”与“思想的火焰”。在具体操作中,比较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同课对比、同类对比、与名家的教学对比……诸多比较方式,其目的就是:在知上获得理论的提升,在行上获得实践的改进。
(作者系福建省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教研员、省学科教学带头人)
《中国教育报》2023年09月15日第9版
作者:林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