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诗及表达的情感,赞美苏东坡的诗句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3 16:45:25

【03】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东风袅袅”借自《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巧妙地化用为春风轻拂的生动景象,以“泛崇光”三字赋予海棠以高洁美丽的气质。

苏轼转向夜晚的海棠,以“香雾空蒙”描绘其香气在朦胧雾气中弥漫,烘托出一个既艳丽又略显幽寂的诗意世界。

此时苏轼身处江湖之远,不遇君恩的处境,于是夜深人未眠,自怜幽独,寄托了无限的身世感慨。

西蜀有“香海棠国”之称,这些海棠也许移自西蜀;苏轼以蜀人而贬谪黄州,命运何其相似?

自从他吟出“只恐夜深花睡去”之句,就把海棠视为同命相怜的知己,他害怕这繁花在深夜沉寂,犹如害怕自己的才情与理想在寂寞中消逝。

一个“恐”字,道出诗人在孤独与困厄中的敏感与脆弱,而“只”字则凸显其对花之美的执着眷恋,进入忘我之境。

“故烧高烛照红妆”,借用唐明皇以杨贵妃醉态喻海棠的典故,诗人高烧红烛,照亮海棠,犹如照亮自己内心深处的理想与情怀。

此处对比月光的吝啬与烛火的热情,反映出诗人面对逆境的侠义与厚道,以及试图在赏花中寻求痛苦暂时解脱的渴望。

诗人深知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但依然选择燃烧自我,照亮短暂的美好,体现出积极面对人生的态度。

苏轼的这个时候已经蜕变成为苏东坡,虽处于不惑之年,身处贬谪困顿,但诗中并无颓唐萎靡之气,反而借“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等明亮意象,传递出达观洒脱的胸襟。

东坡以花自况,以赏花寓生活,展现出一种在逆境中坚持自我、海棠花尚且能适应于异乡,何况于人呢?

正所谓适者生存,东坡的这首诗蕴涵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真可以说是唤醒人间痴迷的当头棒喝。

苏东坡的诗及表达的情感,赞美苏东坡的诗句(5)

【04】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苏轼写此诗旨在激励好友刘景文于困境中保持傲骨与乐观。

此时,刘景文已五十八岁,经苏轼竭力举荐,方得小有晋升,然而短短两年后便溘然辞世。

苏轼感念其坎坷人生,借初冬景色,托物言志,写下这首深情之作。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诗篇以“荷尽菊残”起笔,寓意即使身处秋冬交替、万物凋零之际,仍需坚守如荷之傲雪凌霜、菊之斗风傲霜的气节。

诗人选取荷与菊两种象征夏季与秋季的典型花卉,细腻描绘其衰败之象,荷叶萎靡,再难撑起绿伞;菊花枝头虽余香尚存,却已枝无全叶。

诗人笔触深入荷叶与菊枝,深知荷叶与荷花相映成趣、菊枝与花蕊共彰贞秀,故以“擎雨无盖”与“傲霜独立”刻画二者残而不败的精神风貌,曲笔传神,形象生动。

老友啊,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苏轼欣喜地指出,初冬时节,橙黄橘绿,青黄交融,橘树以其“经冬犹绿”、“岁寒心”备受历代诗人的赞誉,其坚贞品格堪比松柏,甚至超越荷菊。

郑思肖有诗言: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苏轼的l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后人更借此比喻坚贞不屈之人。

苏轼此诗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在构思与表现手法上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但苏诗更胜一筹之处在于其内容的丰富多元。

韩愈单纯描绘早春景象,而苏诗则巧妙地将写景、咏物、赞人融为一体,通过对初冬景物的赞美,含蓄颂扬刘景文的品格与节操。

苏轼颠覆了世人对初冬萧瑟的刻板印象,将其赋予生意与诗意,充分展现其旷达开朗、独具慧眼的个性与胸怀。

苏轼以初冬最美的橙黄橘绿象征其高尚人格与坚贞节操,使得全诗情韵与理趣交融,耐人寻味。

其实,人生吧就像荷尽,菊残,应时开谢,各有自身的规律;橙黄,桔绿,不畏天寒,经得住严酷考验,越是艰难,越显风格。

我们一定要乐观向上,不要意志消沉,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困难是暂时的,总会有过去的时候。

身不苦则福䘵不厚,心不苦则智慧不开。你所有的失意,挫折,最终都会是一笔沉甸甸的财富。

苏东坡的诗及表达的情感,赞美苏东坡的诗句(6)

【05】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眼中的西湖,不仅是秀美风光的实体,更是他内心情感与哲思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诗中,他以寥寥数语,将西湖的气象万千生动勾勒,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西湖之美,无论晴雨,皆令人陶醉。

一日,苏轼与友人齐聚西湖之畔,举杯共饮,同赏湖光。初始,天空湛蓝,云朵轻盈,阳光洒落湖面,金光闪烁,水波荡漾,尽显“水光潋滟晴方好”之态。

然而,瞬息之间,天色骤变,乌云翻滚,雨水如注,洒落湖上。山雾缭绕,烟雨迷蒙,呈现出“山色空蒙雨亦奇”之景。

晴雨交替,西湖变幻莫测,每一刻都展现出独特的韵味,恰似西施般兼具淡雅与艳丽,风姿各异,魅力无穷。

苏轼深知,西湖之美无法仅以一景一物概括,任何具体的描绘都可能落入俗套,限制其博大精深的意蕴。

他在诗中并未拘泥于细节刻画,而是以宏观视角捕捉西湖的神韵,使之超越具体景致,成为一种象征,承载着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宇宙和谐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任职杭州通判期间,苏轼亲历西湖四季风情,无论是波澜不惊的宁静之美,还是风雨交加的磅礴之美,抑或是雪落湖面的清冷之美,乃至雾笼湖上的朦胧之美,无一不深深烙印在他心底。这些丰富的体验,使得他对西湖的赞美并非浮于表面的咏叹,而是源自灵魂深处的共鸣与热爱。

对苏轼而言,人生至乐莫过于与挚友在西湖畔把酒言欢,聆听丝竹悠扬,吟咏诗词篇章,沉浸于湖光山色的怀抱之中。

西湖以其无尽的温柔抚慰诗人的胸怀,而苏轼则以其传世诗篇,让西湖之美名播四海,深入人心。

熙宁六年(1073)正、二月间,正是诗人在晴雨交织的一日,酒醉人醉,更是醉于西湖之美,遂挥毫泼墨,留下了这组流传千古的西湖诗篇。

世间万物变幻莫测,大自然阴晴不定,人生漫漫长路,遇点挫折风雨,那是再正常不过事情了,只要你能想通这一点,所有的失意,一笑而过。

苏东坡的诗及表达的情感,赞美苏东坡的诗句(7)

【06】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之景,变化多端,横看连绵,侧望峭拔,远近高低各呈异彩。信笔行之,苏轼细腻捕捉其形态之变,以诗笔再现其峻岭绵延、峰峦耸峙的景象,短短二十八个字,蕴涵了对庐山,对诗歌乃至对人生的诸多思考 。

面对庐山,身在山中,视线被山体遮挡,所见仅为局部,无法窥其全貌。

人对事物的认知亦如此,因立场、经历、视野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与判断会有所差异,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能迥然不同。

这种认识的局限性源于“身在此山中”,即个体难以摆脱主观视角的束缚,看清事物的真相。

“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他主张以超越局中人的视角审视生活,正如要跳出庐山,才能领略其全貌一般。

它启示我们,在面对复杂的人生困境与纷繁的社会现象时,应尝试变换角度,拓宽视野,从而获得更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而坎坷,他曾历经宦海沉浮、生死考验,这些磨砺使他对人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他以“人生如梦”喻世,提醒人们不应因生活的困苦而迷失自我,而应保持内心的火焰不熄,坚信风雨过后必有彩虹。

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无疑为他的哲理诗增添了厚重的情感底蕴。

《题西林壁》作为一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作品,巧妙地将庐山的自然风貌与人生的哲理思考相融合。

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深邃的哲理寓于生动的山水描绘之中,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能引发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层思索。

这首诗创作于元丰七年(1084),时值苏轼由黄州贬所改迁汝州途中,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之际。

庐山的瑰丽风光激发了他的诗兴与哲思,促使他写下一系列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便是其中的点睛之作。

我们在认识事物也好,处理问题也罢,不能身陷其中,否则就会“当局者迷”只有抽离其中,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才能做到“旁观者清”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苏东坡的诗及表达的情感,赞美苏东坡的诗句(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