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全部诗词,董仲舒诗词大全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4 00:37:55

董仲舒全部诗词,董仲舒诗词大全(1)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大臣、文学家,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班彪之子,班超之兄。著有《汉书》《白虎通义》《两都赋》等。

班固十六岁入洛阳太学,二十三岁父死后归乡里。以父所撰《史记后传》叙事未详,乃潜心继续撰述力求精善。汉明帝永平五年(公元62年),被人诬告私改作国史,下狱。其弟班超辩明其冤,出狱后被任为兰台令史,奉命撰述东汉开国以来史事,与陈宗、尹敏、孟异等共撰成《世祖本纪》。迁为郎,典校秘书,又自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列传、载记二十八篇。明帝复命他完成前所著书。他认为《史记》以汉朝“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不妥,决心撰写起自汉高祖、终于王莽共二百三十年事迹的《汉书》。汉章帝时,以文才深得器重,迁官玄武司马。建初四年(79年),章帝召集诸儒在白虎观讲论五经同异,命其记述其事,撰成《白虎通德论》(一名《白虎通义》)。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随窦宪出击匈奴,为中护军,参预谋议。次年,行中郎将事。永元四年,窦宪失势自*,他受牵连免官、被捕,死于狱中。

班固一生著述甚丰。所撰《汉书》,为“前四史”之一;以“汉赋四大家”之一,其《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所编《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


积善在身,犹长日加益,而人不知也;积恶在身,犹火之销膏,而人不见也。——《汉书·传·董仲舒传》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传·陈胜项籍传》

木皮三寸,冰厚六尺——《汉书·传·爰盎晁错传》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班固《霍光传(节选)》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汉书·志·食货志上》

克己复礼,以奉终始,允恭乎孝文。——班固《东都赋》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班固《苏武传(节选)》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班固《苏武传(节选)》

黎淳耀于高辛兮,芈强大于南汜。——班固《幽通赋》

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班固《苏武传(节选)》

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阴妻邪谋,立女为后,湛溺盈溢之欲,以增颠覆之祸,死财三年,宗族诛夷,哀哉!——班固《霍光传(节选)》

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若兹,不可殚论。——班固《西都赋》

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汉书·传·循吏传》

利不十者不易业,功不百者不变常——《汉书·传·窦田灌韩传》

磨砻底厉,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汉书·传·贾邹枚路传》

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以致治平。——《汉书·传·何武王嘉师丹传》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汉书·传·魏豹田儋韩王信传》

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班固《咏史》

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泉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汉书·传·东方朔传》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纪·高帝纪上》

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志·食货志上》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汉书·传·贾谊传》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汉书·传·贾谊传》

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汉书·传·爰盎晁错传》

天地之性人为贵。——《汉书·传·董仲舒传》

同心合意,庶几有成。——《汉书·传·匡张孔马传》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班固《苏武传(节选)》

罘网连纮,笼山络野。——班固《西都赋》

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汉书·志·食货志上》

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汉书·志·刑法志》

随侯明月,错落其间。——班固《西都赋》

礼上下而接山川,究休佑之所用。——班固《西都赋》

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汉书·传·董仲舒传》

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汉书·传·董仲舒传》

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汉书·传·董仲舒传》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汉书·传·韦贤传》

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传·贾谊传》

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班固《咏史》

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蜀。——班固《西都赋》

秦岭、九崚,泾、渭之川,曷若四渎、五岳,带河溯洛,图书之渊?——班固《东都赋》

大雅宏达,于兹为群。——班固《西都赋》

俯仰乎乾坤,参象乎圣躬,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班固《东都赋》

提封五万,疆埸绮分,沟塍刻镂,原隰龙鳞,决渠降雨,荷插成云。——班固《西都赋》

五谷垂颖,桑麻铺棻。——班固《西都赋》

于是玄墀扣砌,玉阶彤庭,碝磩彩致,琳珉青荧,珊瑚碧树,周阿而生。——班固《西都赋》

前唐中而后太液,览沧海之汤汤。——班固《西都赋》

遂绕酆鄗,历上兰。——班固《西都赋》

曳犀犛,顿象罴。——班固《西都赋》

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天人致诛,六合相灭。——班固《东都赋》

宪章稽古,封岱勒成,仪炳乎世宗。——班固《东都赋》

且夫建武之元,天地革命,四海之内,更造夫妇,肇有父子,君臣初建,人伦实始,斯乃伏牺氏之所以基皇德也。——班固《东都赋》

山灵护野,属御方神,雨师泛洒,风伯清尘,千乘雷起,万骑纷纭,元戎竟野,戈铤彗云,羽旄扫霓,旌旗拂天。——班固《东都赋》

小子狂简,不知所裁,既闻正道,请终身而诵之。——班固《东都赋》

今得*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班固《苏武传(节选)》

贺者,武帝孙,昌邑哀王子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愿王自爱,臣长不复见左右。——班固《霍光传(节选)》

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出死,号呼市中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班固《霍光传(节选)》

」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班固《苏武传(节选)》

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班固《苏武传(节选)》

征和二年,卫太子为江充所败,而燕王旦、广陵王胥皆多过失。——班固《霍光传(节选)》

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班固《苏武传(节选)》

」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班固《苏武传(节选)》

收族陵家,为世大戮,陵尚复何顾乎?——班固《苏武传(节选)》

光入,免冠军顿首谢,上曰:将军冠。——班固《霍光传(节选)》

且将军为非,不须校尉。——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忧懑,独以问所亲故吏大司农田延年。——班固《霍光传(节选)》

栗取吊于逌吉兮,王膺庆于所戚。——班固《幽通赋》

虞韶美而仪凤兮,孔忘味于千载。——班固《幽通赋》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班固《封燕然山铭》

魂茕茕与神交兮,精诚发于宵寐。——班固《幽通赋》

物有欲而不居兮,亦有恶而不避。——班固《幽通赋》

斡流迁其不济兮,故遭罹而嬴缩。——班固《幽通赋》

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班固《苏武传(节选)》

南越*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汉使者,即时诛灭。——班固《苏武传(节选)》

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屮实而食之。——班固《苏武传(节选)》

其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班固《苏武传(节选)》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班固《苏武传(节选)》

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班固《苏武传(节选)》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班固《苏武传(节选)》

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班固《苏武传(节选)》

诏使孺卿逐捕。——班固《苏武传(节选)》

不得,惶恐饮药而死。——班固《苏武传(节选)》

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班固《苏武传(节选)》

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班固《苏武传(节选)》

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班固《苏武传(节选)》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班固《苏武传(节选)》

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班固《苏武传(节选)》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班固《苏武传(节选)》

积五、六年,单于弟于靬王弋射海上。——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于靬王爱之,给其衣食。——班固《苏武传(节选)》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班固《苏武传(节选)》

王死后,人众徙去。——班固《苏武传(节选)》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班固《苏武传(节选)》

单于愈益欲降之。——班固《苏武传(节选)》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班固《苏武传(节选)》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班固《苏武传(节选)》

羝乳,乃得归。——班固《苏武传(节选)》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班固《苏武传(节选)》

独匈奴未耳。——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骂律曰:「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班固《苏武传(节选)》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班固《苏武传(节选)》

三栾同于一体兮,虽移易而不忒。——班固《幽通赋》

洞参差其纷错兮,斯众兆之所惑。——班固《幽通赋》

周贾荡而贡愤兮,齐死生与祸福。——班固《幽通赋》

抗爽言以矫情兮,信畏牺而忌鵩。——班固《幽通赋》

所贵圣人至论兮,顺天性而断谊。——班固《幽通赋》

守孔约而不贰兮,乃輶德而无累。——班固《幽通赋》

三仁殊于一致兮,夷惠舛而齐声。——班固《幽通赋》

木偃息以蕃魏兮,申重茧以存荆。——班固《幽通赋》

纪焚躬以卫上兮,皓颐志而弗倾。——班固《幽通赋》

侯草木之区别兮,苟能实其必荣。——班固《幽通赋》

要没世而不朽兮,乃先民之所程。——班固《幽通赋》

观天网之纮覆兮,实棐谌而相训。——班固《幽通赋》

谟先圣之大猷兮,亦邻德而助信。——班固《幽通赋》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班固《苏武传(节选)》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班固《苏武传(节选)》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班固《苏武传(节选)》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班固《苏武传(节选)》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班固《苏武传(节选)》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班固《苏武传(节选)》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不应。——班固《苏武传(节选)》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班固《苏武传(节选)》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班固《苏武传(节选)》

会武等至匈奴。——班固《苏武传(节选)》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班固《苏武传(节选)》

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班固《苏武传(节选)》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班固《苏武传(节选)》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班固《苏武传(节选)》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班固《苏武传(节选)》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班固《苏武传(节选)》

」欲自*,胜惠共止之。——班固《苏武传(节选)》

虞常果引张胜。——班固《苏武传(节选)》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汉使者。——班固《苏武传(节选)》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班固《苏武传(节选)》

宜皆降之。——班固《苏武传(节选)》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班固《苏武传(节选)》

」引佩刀自刺。——班固《苏武传(节选)》

卫律惊,自抱持武。——班固《苏武传(节选)》

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气绝,半日复息。——班固《苏武传(节选)》

惠等哭,舆归营。——班固《苏武传(节选)》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班固《苏武传(节选)》

梦登山而迥眺兮,觌幽人之仿彿。——班固《幽通赋》

揽葛藟而授余兮,眷峻谷曰勿坠。——班固《幽通赋》

昒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犹未察。——班固《幽通赋》

黄神邈而靡质兮,仪遗谶以臆对。——班固《幽通赋》

曰乘高而胪神兮,道遐通而不迷。——班固《幽通赋》

葛绵绵于樛木兮,咏南风以为绥。——班固《幽通赋》

盖惴惴之临深兮,乃二雅之所祗。——班固《幽通赋》

既讯尔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班固《幽通赋》

盍孟晋以迨群兮,辰倏忽其不再。——班固《幽通赋》

承灵训其虚徐兮,鎶盘桓而且俟。——班固《幽通赋》

惟天地之无穷兮,鲜生民之晦在。——班固《幽通赋》

纷屯邅与蹇连兮,何艰多而智寡。——班固《幽通赋》

上圣迕而后拔兮,虽群黎之所御。——班固《幽通赋》

昔卫叔之御昆兮,昆为寇而丧予。——班固《幽通赋》

管弯弧欲毙仇兮,仇作后而成己。——班固《幽通赋》

变化故而相诡兮,孰云预其终始!——班固《幽通赋》

雍造怨而先赏兮,丁繇惠而被戮。——班固《幽通赋》

兹所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宁者也,乃遂封山刊石,昭铭盛德。——班固《封燕然山铭》

其辞曰: 铄王师兮征荒裔, 剿凶虐兮截海外。——班固《封燕然山铭》

夐其邈兮亘地界, 封神丘兮建隆嵑, 熙帝载兮振万世!——班固《封燕然山铭》

系高顼之玄胄兮,氏中叶之炳灵。——班固《幽通赋》

飖颽风而蝉蜕兮,雄朔野以扬声。——班固《幽通赋》

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班固《幽通赋》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班固《幽通赋》

终保己而贻则兮,里上仁之所庐。——班固《幽通赋》

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班固《幽通赋》

咨孤蒙之眇眇兮,将圮绝而罔阶。——班固《幽通赋》

岂余身之足殉兮,违世业之可怀。——班固《幽通赋》

靖潜处以永思兮,经日月而弥远。——班固《幽通赋》

匪党人之敢拾兮,庶斯言之不玷。——班固《幽通赋》

惟永元元年秋七月,有汉元舅曰车骑将军窦宪,寅亮圣明,登翼王室,纳于大麓,维清缉熙。——班固《封燕然山铭》

乃与执金吾耿秉,述职巡御。——班固《封燕然山铭》

理兵于朔方。——班固《封燕然山铭》

鹰扬之校,螭虎之士,爰该六师,暨南单于、东胡乌桓、西戎氐羌,侯王君长之群,骁骑三万。——班固《封燕然山铭》

元戎轻武,长毂四分,云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班固《封燕然山铭》

勒以八阵,莅以威神,玄甲耀目,朱旗绛天。——班固《封燕然山铭》

遂陵高阙,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锷。——班固《封燕然山铭》

然后四校横徂,星流彗扫,萧条万里,野无遗寇。——班固《封燕然山铭》

于是域灭区殚,反旆而旋,考传验图,穷览其山川。——班固《封燕然山铭》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班固《封燕然山铭》

素文信而厎麟兮,汉宾祚于异代。——班固《幽通赋》

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班固《幽通赋》

养流睇而猿号兮,李虎发而石开。——班固《幽通赋》

非精诚其焉通兮,苟无实其孰信?——班固《幽通赋》

操末技犹必然兮,矧耽躬于道真。——班固《幽通赋》

登孔昊而上下兮,纬群龙之所经。——班固《幽通赋》

朝贞观而夕化兮,犹諠己而遗形。——班固《幽通赋》

若胤彭而偕老兮,诉来哲而通情。——班固《幽通赋》

乱曰:天造草昧,立性命兮。——班固《幽通赋》

复心弘道,惟圣贤兮。——班固《幽通赋》

浑元运物,流不处兮。——班固《幽通赋》

保身遗名,民之表兮。——班固《幽通赋》

舍生取谊,以道用兮。——班固《幽通赋》

忧伤夭物,忝莫痛兮。——班固《幽通赋》

皓尔太素,曷渝色兮。——班固《幽通赋》

尚越其几,沦神域兮。——班固《幽通赋》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班固《苏武传(节选)》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班固《苏武传(节选)》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班固《苏武传(节选)》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班固《苏武传(节选)》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班固《苏武传(节选)》

叛回穴其若兹兮,北叟颇识其倚伏。——班固《幽通赋》

单治里而外凋兮,张修襮而内逼。——班固《幽通赋》

聿中和为庶几兮,颜与冉又不得。——班固《幽通赋》

溺招路以从己兮,谓孔氏犹未可。——班固《幽通赋》

安慆慆而不萉兮,卒陨身乎世祸。——班固《幽通赋》

游圣门而靡救兮,虽覆醢其何补?——班固《幽通赋》

固行行其必凶兮,免盗乱为赖道。——班固《幽通赋》

形气发于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班固《幽通赋》

恐魍魉之责景兮,羌未得其云已。——班固《幽通赋》

嬴取威于伯仪兮,姜本支乎三趾。——班固《幽通赋》

既仁得其信然兮,仰天路而同轨。——班固《幽通赋》

东邻虐而歼仁兮,王合位乎三五。——班固《幽通赋》

戎女烈而丧孝兮,伯徂归于龙虎。——班固《幽通赋》

发还师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班固《幽通赋》

震鳞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灭姬。——班固《幽通赋》

巽羽化于宣宫兮,弥五辟而成灾。——班固《幽通赋》

道修长而世短兮,夐冥默而不周。——班固《幽通赋》

胥仍物而鬼诹兮,乃穷宙而达幽。——班固《幽通赋》

妫巢姜于孺筮兮,旦筭祀于契龟。——班固《幽通赋》

宣曹兴败于下梦兮,鲁卫名谥于铭谣。——班固《幽通赋》

妣聆呱而劾石兮,许相理而鞫条。——班固《幽通赋》

道混成而自然兮,术同原而分流。——班固《幽通赋》

神先心以定命兮,命随行以消息。——班固《幽通赋》

延年曰:将军为国柱石,审此人不可,何不建白太后,更选贤而立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曰:今欲如是,于古尝有此否?——班固《霍光传(节选)》

延年曰:伊尹相殷,废太甲以安宗庙,后世称其忠。——班固《霍光传(节选)》

将军若能行此,亦汉之伊尹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曰:昌邑王行昏乱,恐危社稷,如何?——班固《霍光传(节选)》

群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班固《霍光传(节选)》

田延年前,离席按剑,曰:先帝属将军以幼孤,寄将军以天下,以将军忠贤能安刘氏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今群下鼎沸,社稷将倾,且汉之传谥常为孝者,以长有天下,令宗庙血食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如令汉家绝祀,将军虽死,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班固《霍光传(节选)》

今日之议,不得旋踵。——班固《霍光传(节选)》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谢曰:九卿责光是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天下匈匈不安,光当受难。——班固《霍光传(节选)》

于是议者皆叩头,曰:万姓之命在于将军,唯大将军令。——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即与群臣俱见白太后,具陈昌邑王不可以承宗庙状。——班固《霍光传(节选)》

皇太后乃车驾幸未央承明殿,诏诸禁门毋内昌邑群臣。——班固《霍光传(节选)》

王入朝太后还,乘辇欲归温室,中黄门宦者各持门扇,王入,门闭,昌邑群臣不得入。——班固《霍光传(节选)》

王曰:何为?——班固《霍光传(节选)》

大将军跪曰:有皇太后诏,毋内昌邑群臣。——班固《霍光传(节选)》

王曰:徐之,何乃惊人如是!——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使尽驱出昌邑群臣,置金马门外。——班固《霍光传(节选)》

车骑将军安世将羽林骑收缚二百余人,皆送廷尉诏狱。——班固《霍光传(节选)》

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敕左右:谨宿卫,卒有物故自裁,令我负天下,有*主名。——班固《霍光传(节选)》

王尚未自知当废,谓左右:我故群臣从官安得罪,而大将军尽系之乎?——班固《霍光传(节选)》

顷之,有太后诏召王。——班固《霍光传(节选)》

王闻召,意恐,乃曰:我安得罪而召我哉!——班固《霍光传(节选)》

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班固《霍光传(节选)》

群臣以次上殿,召昌邑王伏前听诏。——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与群臣连名奏王,……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乱汉制度,……当废。——班固《霍光传(节选)》

……皇太后诏曰:可。——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令王起拜受诏,王曰:闻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曰:皇太后诏废,安得天子!——班固《霍光传(节选)》

乃即持其手,解脱其玺组,奉上太后,扶王下殿,出金马门,群臣随送。——班固《霍光传(节选)》

王西面拜,曰:愚戆不任汉事。——班固《霍光传(节选)》

起就乘舆副车。——班固《霍光传(节选)》

大将军光送至昌邑邸,光谢曰:王行自绝于天,臣等驽怯,不能*身报德。——班固《霍光传(节选)》

臣宁负王,不敢负社稷。——班固《霍光传(节选)》

是时帝年十四,尚书左右皆惊,而上书者果亡,捕之甚急。——班固《霍光传(节选)》

桀等惧,白上:小事不足遂。——班固《霍光传(节选)》

后桀党与有谮光者,上辄怒曰: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自是桀等不敢复言,乃谋令长公主置酒请光,伏兵格*之,因废帝,迎立燕王为天子。——班固《霍光传(节选)》

事发觉,光尽诛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班固《霍光传(节选)》

燕王、盖主皆自*。——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威震海内。——班固《霍光传(节选)》

昭帝既冠,遂委任光,迄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班固《霍光传(节选)》

元平元年,昭帝崩,亡嗣。——班固《霍光传(节选)》

武帝六男独有广陵王胥在,群臣议所立,咸持广陵王。——班固《霍光传(节选)》

王本以行失道,先帝所不用。——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内不自安。——班固《霍光传(节选)》

郎有上书言:周太王废太伯立王季,文王舍伯邑考立武王,唯在所宜,虽废长立少可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广陵王不可以承宗庙。——班固《霍光传(节选)》

言合光意。——班固《霍光传(节选)》

朕知是书诈也,将军亡罪。——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曰:陛下何以知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上曰:将军之广明,都郎属耳。——班固《霍光传(节选)》

调校尉以来未能十日,燕王何以得知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令子卿知吾心耳!——班固《苏武传(节选)》

异域之人,壹别长绝!——班固《苏武传(节选)》

」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班固《苏武传(节选)》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班固《苏武传(节选)》

」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班固《苏武传(节选)》

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班固《苏武传(节选)》

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班固《苏武传(节选)》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班固《苏武传(节选)》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班固《苏武传(节选)》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班固《苏武传(节选)》

子卿尚复谁为乎?——班固《苏武传(节选)》

愿听陵计,勿复有云!——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班固《苏武传(节选)》

是时上年老,宠姬钩弋赵倢伃有男,上心欲以为嗣,命大臣辅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察群臣唯光任大重,可属社稷。——班固《霍光传(节选)》

上乃使黄门画者画周公负成王朝诸侯以赐光。——班固《霍光传(节选)》

后元二年春,上游五柞宫,病笃,光涕泣问曰:如有不讳,谁当嗣者?——班固《霍光传(节选)》

上曰:君未谕前画意邪?——班固《霍光传(节选)》

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班固《霍光传(节选)》

明日,武帝崩,太子枭尊号,是为孝昭皇帝。——班固《霍光传(节选)》

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班固《霍光传(节选)》

遗诏封光为博陆侯。——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班固《霍光传(节选)》

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班固《霍光传(节选)》

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班固《霍光传(节选)》

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甚谊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班固《霍光传(节选)》

众庶莫不多光。——班固《霍光传(节选)》

父安为票骑将军,封桑乐侯。——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时休沐出,桀辄入代光决事。——班固《霍光传(节选)》

桀父子既尊盛,而德长公主。——班固《霍光传(节选)》

公主内行不修,近幸河间丁外人。——班固《霍光传(节选)》

桀、安欲为外人求封,幸依国家故事以列侯尚公主者,光不许。——班固《霍光传(节选)》

又为外人求光禄大夫,欲令得召见,又不许。——班固《霍光传(节选)》

长主大以是怨光。——班固《霍光传(节选)》

而桀、安数为外人求官爵弗能得,亦惭。——班固《霍光传(节选)》

自先帝时,桀已为九卿,位在光右。——班固《霍光传(节选)》

及父子并为将军,有椒房中宫之重,皇后亲安女,光乃其外祖,而顾专制朝事,由是与光争权。——班固《霍光传(节选)》

燕王旦自以昭帝兄,常怀怨望。——班固《霍光传(节选)》

及御史大夫桑弘羊建造酒榷盐铁,为国兴利,伐其功,欲为子弟得官,亦怨恨光。——班固《霍光传(节选)》

候司光出沐日奏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桀欲从中下其事,桑弘羊当与诸大臣共执退光。——班固《霍光传(节选)》

书奏,帝不肯下。——班固《霍光传(节选)》

明旦,光闻之,止画室中不入。——班固《霍光传(节选)》

上问:大将军安在?——班固《霍光传(节选)》

左将军桀对曰:以燕王告其罪,故不敢入。——班固《霍光传(节选)》

有诏召大将军。——班固《霍光传(节选)》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班固《苏武传(节选)》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班固《苏武传(节选)》

」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班固《苏武传(节选)》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班固《苏武传(节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班固《苏武传(节选)》

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班固《苏武传(节选)》

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班固《苏武传(节选)》

数月,昭帝即位。——班固《苏武传(节选)》

数年,匈奴与汉和亲。——班固《苏武传(节选)》

汉求武等。——班固《苏武传(节选)》

匈奴诡言武死。——班固《苏武传(节选)》

后汉使复至匈奴。——班固《苏武传(节选)》

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班固《苏武传(节选)》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班固《苏武传(节选)》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班固《苏武传(节选)》

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班固《苏武传(节选)》

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班固《苏武传(节选)》

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班固《苏武传(节选)》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班固《苏武传(节选)》

霍光,字子孟,票骑将军去病弟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父中孺,河东平阳人也,以县吏给事平阳侯家,与侍者卫少儿私通而生去病。——班固《霍光传(节选)》

中孺吏毕归家,娶妇生光,因绝不相闻。——班固《霍光传(节选)》

久之,少儿女弟子夫得幸于武帝,立为皇后,去病以皇后姊子贵幸。——班固《霍光传(节选)》

中孺趋入拜谒,将军迎拜,因跪曰:去病不早自知为大人遗体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中孺扶服叩头,曰:老臣得托命将军,此天力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去病大为中孺买田宅奴婢而去。——班固《霍光传(节选)》

还,复过焉,乃将光西至长安,时年十余岁,任光为郎,稍迁诸曹侍中。——班固《霍光传(节选)》

去病死后,光为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出则奉车,入侍左右,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坐庭中,会丞相以下议定所立。——班固《霍光传(节选)》

广陵王已前不用,及燕刺王反诛,其子不在议中。——班固《霍光传(节选)》

近亲唯有卫太子孙号皇曾孙在民间,咸称述焉。——班固《霍光传(节选)》

大宗亡嗣,择支子孙贤者为嗣。——班固《霍光传(节选)》

臣昧死以闻。——班固《霍光传(节选)》

皇太后诏曰:可。——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遣宗正刘德至曾孙家尚冠里,洗沐赐御衣,太仆以軨车迎曾孙就斋宗正府,入未央宫见皇太后,封为阳武侯。——班固《霍光传(节选)》

而光奉上皇帝玺绶,谒于高庙,是为孝宣皇帝。——班固《霍光传(节选)》

明年,下诏曰:夫褒有德,赏元功,古今通谊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大司马大将军光宿卫忠正,宣德明恩,守节秉谊,以安宗庙。——班固《霍光传(节选)》

其以河北、东武阳益封光万七千户。——班固《霍光传(节选)》

与故所食凡二万户。——班固《霍光传(节选)》

赏赐前后黄金七千斤,钱六千万,杂缯三万匹,奴婢百七十人,马二千匹,甲第一区。——班固《霍光传(节选)》

自昭帝时,光子禹及兄孙云皆中郎将,云弟山奉车都尉侍中,领胡越兵。——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两女婿为东西宫卫尉,昆弟、诸婿、外孙皆奉朝请,为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班固《霍光传(节选)》

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自后元秉持万机,及上即位,乃归政。——班固《霍光传(节选)》

上谦让不受,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每朝见,上虚己敛容,礼下之已甚。——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班固《霍光传(节选)》

地节二年春病笃,车驾自临问光病,上为之涕泣。——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上书谢恩曰:愿分国邑三千户,以封兄孙奉车都尉山为列侯,奉兄骠骑将军去病祀。——班固《霍光传(节选)》

事下丞相御史,即日拜光子禹为右将军。——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薨,上及皇太后亲临光丧。——班固《霍光传(节选)》

太中大夫任宣与侍御史五人持节护丧事。——班固《霍光传(节选)》

中二千石治莫府冢上。——班固《霍光传(节选)》

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衣五十箧,璧珠玑玉衣,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枞木外臧椁十五具。——班固《霍光传(节选)》

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班固《霍光传(节选)》

载光尸柩以辒辌车,黄屋在纛,发材官轻车北军五校士军陈至茂陵,以送其葬。——班固《霍光传(节选)》

谥曰宣成侯。——班固《霍光传(节选)》

发三河卒穿复士,起冢祠堂。——班固《霍光传(节选)》

置园邑三百家,长丞奉守如旧法。——班固《霍光传(节选)》

初,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班固《霍光传(节选)》

在人之右,众必害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班固《霍光传(节选)》

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班固《霍光传(节选)》

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班固《霍光传(节选)》

书三上,辄报闻。——班固《霍光传(节选)》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班固《霍光传(节选)》

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囱,傍有积薪。——班固《霍光传(节选)》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班固《霍光传(节选)》

主人嘿然不应。——班固《霍光传(节选)》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班固《霍光传(节选)》

于是*牛置酒,谢其邻人。——班固《霍光传(节选)》

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言曲突者。——班固《霍光传(节选)》

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班固《霍光传(节选)》

光涕泣而去。——班固《霍光传(节选)》

群臣奏言:古者废放之人屏于远方,不及以政,请徙王贺汉中房陵县。——班固《霍光传(节选)》

太后诏归贺昌邑,赐汤沐邑二千户。——班固《霍光传(节选)》

昌邑群臣坐亡辅导之谊,陷王于恶,光悉诛*二百余人。——班固《霍光传(节选)》

既至,即位,行淫乱。——班固《霍光传(节选)》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班固《苏武传(节选)》

主人乃寤而请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宜防绝之。——班固《霍光传(节选)》

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班固《霍光传(节选)》

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班固《霍光传(节选)》

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班固《霍光传(节选)》

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班固《霍光传(节选)》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班固《霍光传(节选)》

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班固《霍光传(节选)》

及光身死。——班固《霍光传(节选)》

而宗族竟诛。——班固《霍光传(节选)》

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班固《霍光传(节选)》

霍氏之祸,萌于骖乘。——班固《霍光传(节选)》

赞曰:霍光以结发内侍,起于阶闼之间,确然秉志,谊形于主。——班固《霍光传(节选)》

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摧燕王,仆上官,因权制敌,以成其忠。——班固《霍光传(节选)》

处废置之际,临大节而不可夺,遂匡国家,安社稷。——班固《霍光传(节选)》

拥昭立宣,光为师保,虽周公、阿衡,何以加此!——班固《霍光传(节选)》

汉之西都,在于雍州,实曰长安。——班固《西都赋》

左据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华、终南之山。——班固《西都赋》

右界褒斜、陇首之险,带以洪河、泾、渭之川。——班固《西都赋》

众流之隈,汧涌其西。——班固《西都赋》

华实之毛,则九州之上腴焉。——班固《西都赋》

防御之阻,则天地之隩区焉。——班固《西都赋》

是故横被六合,三成帝畿,周以龙兴,秦以虎视。——班固《西都赋》

奉春建策,留侯演成。——班固《西都赋》

天人合应,以发皇明,乃眷西顾,实惟作京。——班固《西都赋》

于是睎秦岭,睋北阜,挟酆灞,据龙首。——班固《西都赋》

图皇基于亿载,度宏规而大起。——班固《西都赋》

肇自高而终平,世增饰以崇丽。——班固《西都赋》

历十二之延祚,故穷泰而极侈。——班固《西都赋》

建金城而万雉,呀周池而成渊。——班固《西都赋》

披三条之广路,立十二之通门。——班固《西都赋》

内则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班固《西都赋》

人不得顾,车不得旋,阗城溢郭,旁流百廛。——班固《西都赋》

红尘四合,烟云相连。——班固《西都赋》

于是既庶且富,娱乐无疆。——班固《西都赋》

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班固《西都赋》

游士拟于公侯,列肆侈于姬姜。——班固《西都赋》

乡曲豪举,游侠之雄,节慕原、尝,名亚春、陵。——班固《西都赋》

连交合众,骋骛乎其中。——班固《西都赋》

若乃观其四郊,浮游近县,则南望杜、霸,北眺五陵。——班固《西都赋》

名都对郭,邑居相承。——班固《西都赋》

英俊之域,绂冕所兴。——班固《西都赋》

冠盖如云,七相五公。——班固《西都赋》

与乎州郡之豪杰,五都之货殖,三选七迁,充奉陵邑。——班固《西都赋》

盖以强干弱枝,隆上都而观万国也。——班固《西都赋》

封畿之内,厥土千里,逴跞诸夏,兼其所有。——班固《西都赋》

其阳则崇山隐天,幽林穹谷,陆海珍藏,蓝田美玉。——班固《西都赋》

商、洛缘其隈,鄠、杜滨其足,源泉灌注,陂池交属。——班固《西都赋》

焱焱炎炎,扬光飞文,吐焰生风,欱野喷山,日月为之夺明,丘陵为之摇震。——班固《东都赋》

遂集乎中囿,陈师案屯,骈部曲,列校队,勒三军,誓将帅。——班固《东都赋》

指顾倏忽,获车已实,乐不极盘,*不尽物,马踠余足,士怒未渫,先驱复路,属车案节。——班固《东都赋》

于是荐三牺,效五牲,礼神祇,怀百灵,觐明堂,临辟雍,扬缉熙,宣皇风,登灵台,考休徵。——班固《东都赋》

分州土,立市朝,作盘舆,造器械,斯乃轩辕氏之所以开帝功也。——班固《东都赋》

龚行天罚,应天顺人,斯乃汤、武之所以昭王业也。——班固《东都赋》

迁都改邑,有殷宗中兴之则焉。——班固《东都赋》

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班固《东都赋》

不阶尺土一人之柄,同符乎高祖。——班固《东都赋》

至于永平之际,重熙而累洽,盛三雍之上仪,修衮龙之法服,铺鸿藻,信景铄,扬世庙,正雅乐。——班固《东都赋》

人神之和允洽,群臣之序既肃。——班固《东都赋》

乃动大辂,遵皇衢,省方巡狩,穷览万国之有无,考声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烛幽。——班固《东都赋》

然后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班固《东都赋》

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班固《东都赋》

是以皇城之内,宫室光明,阙庭神丽,奢不可逾,俭不能侈。——班固《东都赋》

外则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为沼,发 苹藻以潜鱼,丰圃草以毓兽,制同乎梁邹,谊合乎灵囿。——班固《东都赋》

于是发鲸鱼,铿华钟,登玉辂,乘时龙,凤盖棽丽,和銮玲珑,天官景从,寝威盛容。——班固《东都赋》

于时之乱,生人几亡,鬼神泯绝,壑无完柩,郛罔遗室。——班固《东都赋》

原野厌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秦、项之灾,犹不克半,书契以来,未之或纪。——班固《东都赋》

故下人号而上诉,上帝怀而降监,乃致命乎圣皇。——班固《东都赋》

于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赫然发愤,应若兴云,霆击昆阳,凭怒雷震。——班固《东都赋》

遂超大河,跨北岳,立号高邑,建都河、洛。——班固《东都赋》

绍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荡涤,体元立制,继天而作。——班固《东都赋》

系唐统,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勋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班固《东都赋》

岂特方轨并迹,纷纷后辟,治近古之所务,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班固《东都赋》

昔霍叔封于晋,晋即河东,光岂其苗裔乎?——班固《霍光传(节选)》

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七世内侍,何其盛也!——班固《霍光传(节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