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真正的艺术品,它的结构必定都是极复杂极精微的,尽可由鉴赏者自己去见仁见智,但决不容人一眼看穿。——傅东华·《飘》译序
单从这一点来说,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可以算得上是一件实至名归的艺术品。《飘》是美国作家玛格丽特 • 米切尔的代表作,获得了1937年普利策文学奖,这是美国的最高文学奖项。
改编自小说《飘》、由费雯丽主演的电影《乱世佳人》,在1939年的第12届奥斯卡奖中一举问鼎最佳剧情等八项金像奖,更为小说《飘》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玛格丽特·米切尔于1900年出生于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一个律师家庭。30年代初,她在《亚特兰大报》任副刊编辑。在此期间,她阅读了大量有关南北战争时期的历史资料,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婚后,玛格丽特·米切尔因腿伤辞去职务,投身于写作,历时10年,写成了《飘》。此书一经问世,就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世人的瞩目,作者也因此在文坛声名大噪。
在《飘》这部小说中,玛格丽特·米切尔以爆发于1861年的,历时十年,到1871年民主党掌握佐治亚州的政权为标志而结束的美国内战为叙事背景,并将视角聚焦在美国南方种植园和亚特兰大为故事发生地,反映了南方人民在内战中的遭遇,并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坚强勇敢的女性形象,而斯嘉丽无疑是这部小说的灵魂人物。
玛格丽特·米切尔借助斯嘉丽这个形象,以斯嘉丽16-28岁生活经历为切入点,对内战三个阶段(战前、战时及战后),及其与家人、爱人、朋友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艰难困苦的生活进行了详细描述,将她对女权思想的多种理解充分展现出来,且极力表现女性意识及其觉醒。
斯嘉丽是反抗文化传统的先行者,不但具备女性身上的优秀品质,而且敢颠覆女性价值观。斯嘉丽一直挑战着美国南方的传统,其意志坚强,且充满智慧与勇气。斯嘉丽的叛逆精神使得《飘》极具文学价值,女性意识觉醒和女权思想使《飘》成为不朽之作。
女性的自主权建立在经济平等的基础上,包含了独立人格、女性自我意识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作为女性中的一员,玛格丽特·米切尔在回顾这一段历史时,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女性命运的关切和对女性追求自主权的赞美。
正如小说的开头描写的那样:
斯嘉丽小姐长得并不美,可是极富于魅力,男人见了她,往往要着迷就像汤家那一对双胞胎兄弟似的。原来这位小姐脸上显然混杂着两种特质:一种是母亲给她的娇柔,一种是父亲给她的豪爽。因为她母亲是个有着法兰西血统的海滨贵族,父亲是个皮色深浓的爱尔兰人,所以遗传给她的质地难免不调和。
斯嘉丽的父亲是南方佐治亚州棉花种植园园主,有着优渥的家境和殷实的家业。斯嘉丽是家中长女,她不仅容貌端庄,而且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母亲优良的家庭道德观在斯嘉丽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同时父亲的自信、叛逆、冒险、率真、坚强、脾气暴躁的特质也在斯嘉丽身上得到了延续。
在当时的美国,男权主义仍在社会中占据着绝对优越的地位,女人社会地位仅为附属,她们必须乖巧温柔,服从男人的安排,不得具备独立的见解与思想。与此同时,女性要极其崇拜男性,在遇到问题时,应假装出不理解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