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的经典例子,三思而行的成功事例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5 11:57:49

三思而后行的经典例子,三思而行的成功事例(1)

“三思而后行”为什么不好?

邵磊

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开设“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并邀请84岁高龄的钱穆担任首届主讲。讲座期间,钱先生列举了7部“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论语》居首位。不夸张地说,钱穆先生的这份书单,有其一生博求返约的问学之功的凝聚,而其特别意义又在于肯认了《论语》作为中国人第一书的地位。括而言之,两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观念、生活方式、话语习惯等都深受《论语》的影响和塑造。《论语》的一些篇章,如“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思而后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在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流传之广,几于人人耳熟能详。

与此同时,所谓“熟知非真知”,《论语》流行篇章遭误读误用的事例也颇为醒目,甚至不乏以讹传讹,流传愈广、误解愈重的情形。谨试举两例,以见一斑。

如《为政篇》第二十四章“见义不为,无勇也”,原意在于指斥面对正当合义之事而无所作为者,乃不勇于行义进德之人,依此,则个人不积极修身为学也可归入见义不为的范围;相较之下,自此语转出的日常语言里的“见义勇为”一词,含义明显狭窄许多。

又如《公冶长》篇第二十章的“三思而后行”,习惯上通常将其作为褒义语,用来表示对某某为人谨慎、做事稳妥的赞扬。这种用法如此习见,人以为常,殊不知,《论语》原文隐含着批评的意味。

尽管误读的具体缘由有不同,概言之,皆由听者、读者不曾真正虚心着实读原书而起。因此,为了如实把握“三思而后行”的完整内涵,让我们首先回到经典本文: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氏,名行父,谥文。根据《左传》记载,他去世于鲁襄公五年(前568年),算生活在孔子前一世代的人。文子在世时有贤名,和他同时代的晋国人范文子就曾称赞他说:“季孙于鲁,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左传·成公十六年》)高居相位多年,家人不穿帛,家畜不食粮,即使在古代,季文子节俭、廉洁的品格也实属难得。

不过,文子之所以赢得“三思而后行”的声名,却由于另一件事。鲁文公六年(前621年)秋,他受君命出使,朝聘于晋国。朝聘属古人“吉、凶、军、宾、嘉”五礼中的宾礼,乃诸侯朝觐天子之礼。彼时晋国由襄公主政,为诸侯霸主,而鲁国国势已衰,故定期朝觐亦属情势的不得不然。稍不寻常的是,出发前,季文子大概听到襄公生病的消息,于是甘冒不韪地在行装里备上了丧礼所需之物(“求遭丧之礼以行”)。随行者感到奇怪,文子遂解释说:“备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大意是说,凡事有备无患,当出国朝聘之际,临时措办礼品又很困难,设若襄公突然辞世,则无以为礼(丧礼和宾礼所用礼物不同),所以做两手准备没什么坏处。最后果如其所料,使臣未入境,襄公便已病死。仅此一事,就不难看出季文子做事周全。后来杜预为《左传》作注,也直接以此事为例证,引《论语》总结道“所谓文子三思”。如此,“三思而后行”的确可视作季文子一生处事少差池的得力处,故多年以后,仍有人以“三思”为其德行,向孔子当面称颂之。

虽然季文子其人其事众口交誉,孔子也一定要独立审察。这次,他对季文子的行事风格,只用了四个字表达看法:“再,斯可矣”。

“再”,再次,两次之意。较之“三思”,“再思”明显少了一次。“可”,多用于对一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中间状态的有限认可,如《论语》总章十五,子贡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因此,“再,斯可矣”翻译成白话就是“再思也就可以了”(“三思思得太多了”)。如果“再思”才属于中间状态,则“三思”竟然属于最低层次的做法。孔子用“再,斯可矣”表达的便是对“三思而后行”极大地不认可。看到这里,今天的读者或许会感到意外。实际上,对这一点,《论语》历代的重要解释者都无异议。

比如东汉末年的大儒郑康成解释这句话时说:

“文子忠而有贤行,其举事寡过,不必及三思。”(见何晏《论语集解》)

体会郑氏之意,大概是说,季文子作为一位既有德性又有政治能力的贤人,判断事情,不用反复考虑即能合宜;而且听政贵刚断果决,多思不免瞻前顾后,犹豫失决,最终耽误事情。因此,“三思”属于“优柔寡断”,无论作为政治品格抑或个人性格,皆属缺陷,对于成德和理政不无害处。按照郑氏的理解,“再,斯可矣”向人们指出,用“三思而后行”评价季文子说低了,文子的谨细不过是“再思”的结果。“可”在这里是“停止”“完结”的意思。

到了北宋年间,理学家将“三思而后行”为什么不好说得更透彻。二程说:

“为恶之人,未尝知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转引自朱子《论语集注》)

“有思则为善”是延续孟子的思想,简单地说,善非外在于人的物事,恶人为恶缘于对自身行事缺乏反省(“不思”),一旦能够有所反省(“一思”),则为善的通道便已经敞开,就好比恻隐之心一旦发动,只要不被遏止,一定会演进成善行。从孟子的角度看,在道德问题上,思与行有紧密的相关性,道德行为之所以没有发生,要么是因为“未尝知有思”,要么是因为原初的思想被其他东西扰乱。不过,对一般人而言,善端发动后,还有行动恰当不恰当、合宜不合宜的问题,“再思”的必要性就在于有机会纠正过来,这样可以说已经很慎重了。假如又要三思,则“所思”离“一思即得”的原初善心动念处已愈来愈远,且“思”本属人、物照面之际的当机触发,思虑过多无异于将心思从情境里抽离出来。这个时候,个人的私心就很容易掺杂进来,让本来分明的善恶是非让位于功利性的利害评估,让公义让位于私欲。

当季文子“求遭丧之礼以行”时,他对宾礼和丧礼内在要求的不同情感很漠然,对他而言,礼仅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仪节,一种装饰性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国家利益——不得罪强国,不失去体面——至于礼的纯洁性是否得到保证则无关紧要。不难发现,在“三思”后才发生的行动里,所谓“真性情”和道德意义往往都已经十分寡淡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古代儒者对“三思而后行”共同抱有疑虑,原因主要在于多思既可能令知行打成两截,从而使人由于不断迟滞而愈渐丧失一种果决的道德行动力,也可能造成在道德判断里渗透进功利考量,从而损害道德原则的崇高性和道德行为的纯粹性。那些依然抱持“三思乃美行”(刘宝楠语)看法的人,实在有必要反思一下,看自己是否已陷入前述窠臼。

(来源:中国艺术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