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文子
在距今2500多年之前的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著名的贤臣,人称季文子。此人生平行事极为谨慎,遇到问题之后,总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会做出决定。如《论语·公冶长》中记载:“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而这段记载,也正是古训“三思而后行”的出处。自从这句古训问世以来,人们就一直将其当作一种为人处世的准则来对待。毕竟俗话说圣人千虑必有一失,可见对一个问题反复思考其实非常有必要。
因为每一次思考,都是一个查漏补缺的过程,多一份思量也就会少一些漏洞,会让事情发展的更加顺利和完善。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许多人都是通过对问题深思熟虑和严格把控之后,才实现了真正的成功。
可是与此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走进了这样一个误区。他们遇到事情以后总是会反反复复的思考比对,瞻前顾后犹豫不决,难以及时得出一个定论。如此一来也就会造成延误时机,甚至是错失良机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思考也就变成了累赘。
如此正如著名唯物辩证法则“两分法”中所提到的概念:把统一的事物或者观点分为两个对立部分来认识,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了解事物运行中产生的矛盾,并寻求解决的方法。
所以我们不妨根据这个法则,将“三思而后行”这句古训一分为二,分化出两个彼此矛盾的极端,然后再从那些具体事件当中体会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其运用方式。
“三思而后行”的成功案例古人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过所谓的远虑不仅要想的长远,更要想的周全。譬如《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在争雄天下期间,谋士郦食其曾经为他献计,提议刘邦应该恢复六国贵族的封号,从而获取那些人的拥戴,成为和古时候周天子一样的存在。
事实上这条计策是一个十足的馊主意,历来都被史学家们称为“饮鸩止渴”。这样下去根本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会使天下的形势变得更加混乱。不过刘邦显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倒还立刻准备推行此计。
但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张良挺身而出为刘邦陈述利弊,将事情的漏洞与危害讲得清清楚楚,明确表示如果按照郦食其的计划发展,那么结果必然会以失败告终。
因为依据古时候商周两代的经验来看,分封的基础条件有两个,第一是具有当时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第二是建立在统一全国的基础之上。但此时的刘邦不论哪一个条件都没有达到,六国贵族当然不可能对他表示臣服。
况且一旦许诺分封,就需要有巨大的财力物力作为支撑,否则光凭几句话当然不可能获取那些人的拥戴。可当时正值战乱期间,倘若把所有储备都用来分封诸侯,那么刘邦自己也就变成了一个空架子,将再也无力争夺天下。到那时候,分封之计只能成为一个笑话。
此外刘邦目前还有一个极其强大的对手项羽,如果自己内部过度消耗,对手又怎会放过产出他的机会?
张良提出的这些观点可谓非常准确,俨然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给出的定论。他不但结合了许多历史依据,同时也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深刻分析,完全可以说是三思而后定。
也正因如此,他的一番良言才得以打动刘邦,使对方立刻终止了郦食其提出的计划,这便是著名的“下邑奇谋,画箸阻封”。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全方位的思考非常有助于做出正确的抉择,而鲁莽的决定,则往往会使自己陷入意想不到的困境。所以由此看来,“三思而后行”这条古训被人推崇也不无道理,毕竟想的越多,成功的保障也就越大。一个周全的计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风险,使接下来的行动变得事半功倍。
但是按照“两分法”的原则而言,凡事都有自相矛盾的一面,思考和行动虽然是相辅相成的统一关系,不过两者之间也有存在矛盾的时候。
思虑过多就会变成优柔寡断若要说起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例子,那么就不得不提刘邦的死对头项羽。当初在鸿门宴开始之前,谋士范增就建议他趁机*掉刘邦,而且给出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这一番话虽然简短,但是说的却非常有道理,直接为项羽点明了对手的意图,让他早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