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里,没有沿用原文的“蚯蚓”而是新设置了一个“鼹鼠”,肯定是考虑到蚯蚓行动迟缓,再加上它也没有明确的脸型,由此用蚯蚓向小松鼠滔滔不绝地说出一大串关于花生的指点话语,缺乏可信性与合理性,于是,就把在中国童话里向来稀缺的“鼹鼠”给提拎了出来,充当童话里的互动角色。
这应该就是课文里将原文进行了无关痛痒地删“一”添“一”角色的原因吧。
从《小松鼠找花生》最早出现在《中国儿童》上的豆腐块的生存空间来看,难以置信它会被加工改写成一篇课文,进入到教材里。
在原来的刊物里,这个小豆腐块,根本难以引起读者的注意,但是因为它短小精悍,恰恰符合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所以,就被请进了课本,成为一篇被千万孩童诵读的经典作品。
可以说,这篇貌不惊人的小文章,发生了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的命运逆转。
我们可以回溯一下,这篇童话进入教材的轨迹。
《小松鼠找花生》于1982年8月份在刊物上面世,很快,由青岛市教育局编的《小学语文阅读文选:一年级下学期用》(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10月版)就收入了这篇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