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练习课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优缺点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7 14:35:43

最近学习运算定律,上周五学习了乘法的分配律,前边的加法(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问题不大,孩子们大多能理解,但是这个分配律难度不小,孩子们似乎没太弄懂。所以今天的课我没有上新课,计划上一节练习课。

上午第二节课先在一班上的,先复习了交换律和结合律,接着复习分配律,练习、巩固,几个步骤下来后到时间下课了,这节课上的很失败,因为没有完成任务,而且我感觉估计也就是一半的孩子掌握了吧。两节课了,掌握的孩子还达不到百分之八十,问题出在哪呢?带着这种疑惑和遗憾下午我走进了五班(我教的另一个班)的课堂,也是一样的教学步骤,结果也是一样的,而且比在一班还少做了一道题,问题出在了用分配律计算题目上。孩子不会运用,还是没有理解分配律。指名一个孩子起来回答,这孩子很自信地站起来,本来我对她挺放心的,觉得她能回答对,没想到她的结果是

103×12

=100 3×12

=100×36

=3600

同学中发出质疑的声音。我没有制止她,而是把她的答案写在了黑板上。我问她“你能把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的式子说出来吗?”于是她说我写,写完后我又问“对照一下上面的式子和你的答案,有问题吗?”她答“应该是×不是 ”“好,改成×”上面的结果就变成了103x12

=100×3×12

=3600

“看看还有问题吗?”这个孩子没有说话,站在那里皱着眉头露出一副不解的表情。这时其他孩子已经按耐不住了,大声说出了答案。于是我顺着孩子们的回答把答案写在了黑板上,又给这个孩子讲了一遍乘法分配律的定义。这时下课铃响了,我走出了教室,到门口的时候我回头望了一眼这个孩子,她还是一副不理解的表情。回到办公室一阵忙活把这茬给忘了。第三节在一班开完班会后我突然想起五班这个孩子,于是我又走进了五班的教室,找到这个孩子“把你上节课做错的那道题拿出来我看看。”她找出练习本翻到那道题,没有改错。我把她领到讲台上把她的答案又一次写在了黑板上,她盯着自己的答案,转过头来对我说“老师,我不明白。”“没事,我们来看一下,这个100 3是什么意思啊?”“是103分出来的。”“对啊,103分出来的你看看是不是应该这样啊?”“嗯!”“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这样写?然后让它们分别与12相乘”孩子点点头,“那你再看,这样写之后结果还是3600吗?”“不是了。”“明白了吗?”“明白了,谢谢老师!”这时孩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上周末去青岛学习,给我感触最深的是最后孙贵合老师的“读懂学生”。有的时候觉得这个知识点很简单啊,孩子为什么就是不会呢?孙老师给了我们答案——因为你没读懂学生,你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遇到这种孩子不会的地方的时候你是不是就直接劈哩叭啦把答案告诉他了?然后他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最后就这么过去了?的确,我们应该先弄明白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心里觉得自己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是错误的,我们怎样找突破口,怎样让他“心服口服”地接受我们的答案而不是我们把答案强加给他。

今年开学以来,我一改以往的风格(在课堂上板着脸从来不笑),跟孩子们温和地互动,时不时得还会被孩子的回答逗笑了。那次,在五班,一个男孩问我“老师,你怎么心情这么好啊?每天都笑,也不发火了。”“因为你变得越来越优秀了啊!”这个男孩听到我对他的表扬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偷着笑了。孩子真是一面镜子,你笑他也笑,自从我在课堂上笑了后,孩子们上课的积极性似乎也高了,课堂效果特别好。有时候孩子们也会跟我开开玩笑,当然我不会生气,跟着他们一起乐。孩子们也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一次我走进课堂,孩子们大呼“哇!老师的口红是粉色的!”把我吓一跳“至于这么激动吗?粉色好看吗?”我顺势跟孩子们聊了起来。“好看,老师,你的口红都很漂亮!”“那每天看着老师擦着这么漂亮的口红你高兴吗?”“高兴!”“高兴那就好好上课吧,开始上课!”孩子们立刻坐得端端正正的。

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从事教师这份职业的幸福之处吧,每天面对的是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能跟你交流互动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正如孙贵合老师说的“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就像种庄稼,同样的种子同样的田,当自己的庄稼不如别人家的庄稼长的好的时候我们是不是都是问问自己“我这个管理庄稼的方法哪里出了问题呢?”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