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中的心得体会,课程设计与评价心得体会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19 12:27:43

课程设计中的心得体会,课程设计与评价心得体会(1)

  研学的灵魂是课程设计,重点是线路选择,难点是活动组织,底线是活动安全。只有营地与学校形成了良好的衔接、有机的融合,才能使研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营地教育要主动衔接学校教育

  教育部明确要求,研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中小学校应结合当地实际,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与学校学科课程有机融合。

  教育部同时要求,营地要主动衔接学校教育。中小学要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一个能为学生群体提供相应教育服务、解决集中食宿安排的营地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条件之一。

  营地主动衔接学校教育,可以大大减轻学校在课程设计、线路开发、活动组织、后勤保障、安全保护等方面的负担。营地不仅要承担营地内的相关活动课的组织与实施,还要承担指导学生走出营地,深入周边基地的任务,更需要主动衔接学校教育。

  营地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是研学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考量。

  二、坚持以学校为主体,班级为单位

  教育部明确要求,研学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各校应该以学校为主体、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本校的研学活动。

  为便于统一安排,很多学校采取一个年级统一时间段、统一线路的方式,安排本校的研学活动,这在当前及今后的一个阶段内是行之有效的“平稳起步”的方式。

  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为同一年级的学生,在同一时间段内设计若干条研学线路,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家长的帮助下自主选择线路与主题,形成“研学班级”也是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

  以学校为主体,班级为单位,使学校、营地均能更有针对性地设计主题和相应活动课,并更为有效地组织实施,也更加有利于发挥营地师资的优势。

  以班级为单位,是研学课程设计的又一重要考量。

  三、强化学生自主性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早已进入“知识爆炸”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对每一个社会成员知识储备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统一教材、统一考试的方法越来越难以培养出更多适应时代所需、社会发展所求的未来建设者与接班人。

  研学特别是基于营地的研学,应不断摸索学生兴趣产生的“激发点”,创设“令人兴奋”的情景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自主性”。

  引导、鼓励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自主选题、自主破题、自主选择“解题”方法,自主开展组内任务分配、角色分工、小组讨论、小组小结,自主商讨解决困难、分歧与矛盾等的方法。

  科学有序地减少教师在活动进程中的“说”与“教”,使教师更多起到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的作用。不断强化学生研学的自主性,相应“弱化”教师的“说”“教”而增强教师的引导、激励、帮助、参与作用,是我们需长期坚持与努力的方向,也是研学课程设计的又一重要考量。

  四、将训练科学方法作为课程重要目标

  教育部要求,学生研学要立意高远、目标明确、活动生动、学习有效;学生综合实践课程要让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大多数的课程都是“基地上基地的课”、“营地上营地的课”、“学校上学校的课”,由于时间、精力上都无法做到在学生行前各方进行充分协商与联合教研,因此从教学的角度上说,这样的学生研学更多的是各种活动课的拼凑,缺少各活动课之间有机的逻辑关系,很难实现课程化,也很难进行质量与效果“标准化”评价。

  我们应该认识到,如果仍按“教知识”、“学知识”的思路设计、组织学生研学,很难更好地满足社会、家长、学生的需要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这就需要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反复训练科学方法、发现创造新的知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为课程设计与组织实施的重要目标。

  五、模块化设计课程单元

  原则上,研学课程可以由“准备单元”、“实践单元”、“小结单元”、“提升单元”等部分组成。

  准备单元:是指学校或受托教育机构,对学生进行行前准备课的集合。这个单元的课,应该包括集体出行生活准备课、集体出行学习方法准备课、集体出行展示准备课等。

  实践单元:是指学校或受托教育机构,在旅行阶段为学生安排的活动与活动课的集合。这个单元的活动或活动课,既要重视形式与内容的丰富性、更要重视主题的高远与目标的明确。还应特别重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反复训练科学方法”、“发现创造新的知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这些重要目标的构成要素的有机递进。

  小结单元:是指学校或受托教育机构,为学生安排的小结与交流、分享课的集合。

  提升单元:是指学校在学生返校一定时期后,为学生组织的以研学对在校学习的促进作用为主旨的反思活动或活动课的集合。

  六、不同学段的研学

  小学中高年级的研学以乡土乡情为主。活动的时间安排以一天为宜,宜以距本校车程半小时左右为最大半径,选择校外场所为目的地。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应尽量安排学生能接触自然、远离密集人群、远离密集畜群(禽群)等户外为主的场所为目的地。

  小学中高年级的研学可简化准备单元的活动课,重点教会学生自己准备出行物品、熟记同组同学、记住家长与教师的联系电话、能从地图上辨析研学实践目的地与学校的位置关系等。

  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初中阶段研学活动的时间安排以1~3天为宜,宜以距本校车程2小时左右为最大半径,选择校外场所为目的地。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应尽量多地安排学生在能接触自然的户外场所。应尽量远离密集人群、远离密集畜群(禽群)等目的地。

  初中阶段的研学需精心设计及实施准备单元的活动课。应组织、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学科课程知识,自主讨论、分析研学目的地与学校的地理位置关系、社会关联关系、经济关联关系等等;自主讨论、商定出行期间的生活准备任务清单;自主讨论、拟定出行安全防护要点;自主讨论、分配编制“旅行攻略”的准备任务;自主讨论、选择研学主题等等。

  学校应利用现有条件,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反复进行室内、室外、乘车期间的紧急疏散、紧急集合、紧急撤离等训练;反复进行遭遇暴力袭击时紧急隐蔽、紧急呼救、准确报警等训练。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