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詹姆斯与好友卡尔森一起退休后,两个人打了个赌。詹姆斯对卡尔森说:“我一定会很快让你养一只鸟。”卡尔森兴趣缺缺:“我不信,我对鸟没有任何兴趣。”
几天后,卡尔森的生日到来,詹姆斯为卡尔森带来了一只精致的鸟笼,作为生日礼物。最初,卡尔森只是把这只鸟笼当作一个精美的工艺品,但随着客人的来访人次增多,卡尔森越来越苦恼。
因为每一次有新的客人到来时,都会看着空荡荡的鸟笼问卡尔森:“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每一次都需要向客人解释自己没有养过鸟这个事实,但很多客人都不会相信。毕竟,谁会相信一个家里挂着鸟笼的人没养过鸟?何况那个鸟笼非常精致。
卡尔森不厌其烦,最后,真的去买了一只鸟回来。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像一把锁,锁住了人的思维能力
当人拿着一个精美的鸟笼时,所有人都会认为:“你一定养过很漂亮的鸟吧!”詹姆斯正是利用这种思想,为卡尔森布下了一个“精致的鸟笼”,让卡尔森按照最初的那个赌,养起了卡尔森曾经不感兴趣的鸟。
就像人们在拥有一件华丽的上衣时,很自然就会想到,这条裤子可能和上衣并不般配,需要换一条足以匹配华丽上衣的下装。但是下装穿上了,脚上那双老旧的鞋子又太碍眼,人们不得不再去买一双可以配得上自己衣物的鞋子。
人们按照“鸟笼效应”一步一步走向自己并不喜欢的方向,一步一步抵达最初并不想抵达的地方,极其轻易的成为一个缺乏思维活跃性的“机器”。
心理学上,许多人都在研究怎么破开“鸟笼效应”,因为它实在太容易让一个人失去自我。但是,“鸟笼效应”如果运用得好,同样能取得不错的效果,比如,把它用在培养孩子的优秀特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