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南京市建邺区举办第二届教育发展专家指导委员会2018年会暨“落实减负增效、深化素质教育”研讨会,邀请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胡金波作主题报告。结合建邺教育改革发展现状并从中延伸,胡金波论述当前基础教育减负增效要实现六个“融为一体”。
科学“减负”
持续“增效”
■省政协副主席 胡金波
我一直关注南京市建邺区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建邺区基础教育是南京基础教育、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创新性发展的真实写照、可持续发展的生动缩影。近10多年来,建邺区基础教育连续跨越了缺教到建教、建教到有教、有教到优教三大台阶,在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监测中以92.9高分持续领先,以“奋进之笔”书写了“得意之作”。
建邺区基础教育已告别“供给不足”的昨天、正经历“有教向优教转变”的今天、将迎来“适合的教育”的明天,进入了强内涵力、增获得感、提满意度、促可持续的新阶段。我们深感,既有幸于新时代,也有责于新时代,更应有为于新时代。
减负增效是其中一道必答题。减负增效常说常新、解困解难、得道得人。它既是具有共性的东亚难题,也是具有个性的中国难题;既是“历时性”的难题,也是“共时性”的难题;既是政府孜孜求解、学校苦苦求破的难题,也是家长时时抱怨、社会常常斥责的难题。难字当头,如何迎难而上、破难而行?当前,减负增效可以考虑在以下六个方面做文章、下功夫。
一、减负增效要融价值、能力、支持为一体。
减负由人为,善为则成,反之则败。大凡所为之事有值得做的价值、所为之人有做好的能力、涉及之利益关联人群愿意支持这样做,则可为可成,减负也不例外。我们应清醒地看到:减负不会天然带来增效,减负不等于增效,但减负是增效的重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
因此,在具体操作上:
一要既“减”又“增”。
“减”主要是——
减拔苗助长、集体焦虑的负担,
减教与学之间不充分、课程之间不均衡的负担,
减超越年龄、违反规律的负担,
减盲目虚荣、牺牲未来的负担;
“增”主要是——
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
把健康、快乐还给学生,
把兴趣、爱好还给学生。
二要既“破”又“立”。
“破”主要是——
破不合时宜的教育理念,
破落后时代的教育体制机制,
破停滞僵硬的教育方式方法;
“立”主要是——
立导向,激发兴趣、快乐学习,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立规矩,依法办学、依规施教,顶层设计、科学推进;
立机制,增强定力、遵循规律,统筹协调、各方用力。
三要既“说”又“做”。
陶行知小学校长彭小虎作的《源于生命,归于生活,成于习惯》报告,提出把减负建立在切实有效的教改基础之上。我很赞同,我还以为,应在统筹质量性状与数量性状、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内在统一上作进一步研究,提高研究的精准性和探索的科学性。
二、减负增效要融第一任务、第一要求、第一原则为一体。
减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样的课业负担在不同个体之间、不同的课业负担在同一个体身上,其感受不同,差异很大。因此,减负问题要具体地分析对待,防止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紧紧抓住“第一任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守住“底线”,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按基础教育发展规律办学,按学生身心成长规律施教,按科学管理规律治校。
紧紧扣牢“第一要求”,坚持体美俱进、身心健康、绘好“底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领,以合理的课程体系为载体,以发展性评价为导向,以优秀的教学团队为支撑,改革接受型学习,扩大研究型学习,增加体验型学习。
紧紧把握“第一原则”,坚持知行合一、理实交融、形成“底蕴”,以有教无类促进起点的公平,提供大众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接近基础教育的至高本质;以因材施教促进过程的公平,提供适合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接近方法应用的崇高境界;以人尽其才促进结果的公平,提供全面的教育,最大限度地接近科学治理的最高准则,追求“不知有之”、善为“亲而誉之”、防止“恐而畏之”、避免“辱而侮之”。
三、减负增效要融构建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现着乐的课堂为一体。
充满着爱、洋溢着情、体现着乐的课堂既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课堂,也是有效率、有活力的课堂,还是有韵律、有追求的课堂;既是荡漾着自由之波、涌动着创新之泉、游弋着快乐之鱼的课堂,也是学生今天不想走、即使离开了、明天还想来的课堂,还是受益终身、难以忘却、回味无穷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始于教师、终于学生;始于立德、终于树人;始于学会、终于会学;始于兴趣、终于刻苦;始于有形、终于无形;始于知识、终于审美。这样的课堂让每一间教室散发出快乐健康成长的生命气息、让每一次教学洋溢着求真尚善臻美的生命回想、让每一回师生互动回荡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生命欢唱。
四、减负增效要融有计划的课堂生活、有情趣的课余生活、有温暖的家庭生活为一体。
有计划课堂生活的功力在于,让有效教学增添新知、创新教学涵养能力、个性教学激发兴趣;
有情趣课余生活的活力在于,让多样化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选择性、有意义的课余生活体现教育的引领性、“学中玩与玩中学”的课余生活增强活动的吸引性;
有温暖家庭生活的魅力在于,突出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的“为生之道”的熏陶,强化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的“为人之道”的启迪,着力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的“为学之道”的提升。
五、减负增效要融学生减负、教师减负、校长减负为一体。
基础教育不是无所不能,基础教育学校不是无所不包,从事基础教育的教师不是无所不会,基础教育学校校长不承担无限责任。
切实为校长减负,避免升学第一、分数唯一,使教育形态与社会生产方式相适应、教学进程与学生个体身心发展状态相同步、认知系统的开发与动力系统的激发相协调,深化素质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改进育人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切实为教师减负,防止“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成为教师减负的软性*手,防止“要求学生优秀率保持多少或者年年增长”成为教师减负的硬性*手。
六、减负增效要融时装设计师、裁缝、补衣人为一体。
校长集时装设计师、裁缝、补衣人三重角色为一体,既引领教育的“款式颜色”,又为学生“量体裁衣”,还为特殊个体“打好补丁”。“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因此,校长应时刻不忘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快乐发展是自己的第一要务,硬着“头皮”,多争取资源,构造“一方池塘”,服务学生自然成长;时刻不忘把所分管的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质量卓越、社会公认的名校是自己的第一责任,厚着“脸皮”,多争取理解,点燃“一束火焰”,启迪学生自己成长;时刻不忘思教育家之虑、践教育家之行、成教育家之名是自己的第一追求,磨破“嘴皮”,多争取支持,推开“一扇大门”,促进学生自觉成长。
校长作为一名有情之人,就要“为天地立心”;作为一名有责之人,就要“为生民立命”;作为一名有识之人,就要“为往圣继绝学”;作为一名有为之人,就要“为万世开太平”。
胸怀“减负增效”的梦想,就是要自觉树立起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就是要提高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应用规律的真本领。我坚信,在建邺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建邺区基础教育“减负增效”之花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
详情请见2018年7月27日《江苏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