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薛谭学讴后的感想,薛谭学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5 16:24:59

黑塞与家人合影,左一为赫尔曼·黑塞。(图源:《黑塞画传》)

神学校可不是培养诗人的地方,不仅如此,老师们还千方百计地阻止那些天赋异禀的孩子。“我不是一个很容易管教的孩子,我很难适应那种旨在压抑和扼*个性的虔敬派教育。”可是成为诗人的道路又在哪里呢?黑塞感叹道:世界上总有一条道路通向某种职业,唯独没有一条通向诗人的道路。“即使所谓奉献给缪斯的毛尔布隆神学院,虽然不懈地忙于学习西塞罗、荷马、利维、奥维德和色诺芬,却不是培养诗人的场所。”于是,在毛尔布隆神学院待了半年,黑塞“抱着对于美和光亮以及自由的无尽渴望”逃跑了。

以这次逃学行动为开端,黑塞与世界的一系列战斗打响了,这些战斗是“每个想要造就自己的人都避免不了的。”黑塞与父母的矛盾彻底激化,从被寄予厚望的模范生变成了令众人头疼的问题少年,还被送进了斯特滕的精神病医院,生活在弱智和癫痫病人之间。但黑塞一刻也未停止反抗,他不断地给父母写信,表达自己的反抗并央求他们带他离开。

“我会用最后的力气来告诉你们,我不是被人一启动就运转的机器。你们用暴力把我塞进火车,运送到斯特滕……在我的四壁内,我是自己的主人,我现在不服从,以后也不会服从……我现在是作为一个人在提出问题(请允许我反抗你们的意愿,在15岁的年纪就有了自己的观点)……自然绝没有授权要我生活在弱智病人和癫痫病人之间……我是一个人,和基督一样善良,也能够像他一样地区别理想和生活,但是我不像这个犹太人一样坚强,我是我!再见了!”

读了薛谭学讴后的感想,薛谭学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5)

《黑塞书信集》,作者:[德]黑塞,译者:谢莹莹 王滨滨 巩婕,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4月。

终于,黑塞离开了精神病院。15岁这场搅翻整个家庭的冲突是黑塞的第一次蜕变。他不想走父母安排的人生道路,只想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却发现自己站在了主流世界的对立面。这段经历,后来被写入了自传体小说《在轮下》,讲述了一个少年是如何在学校教育的压制下走向陨落的。

主人公汉斯是个听话乖巧的学生,天资聪颖的他不仅是家庭的骄傲,更是整个小镇的希望。他拼命学习终于以第二名的优秀成绩进入了神学校。可是过度用功学习也严重损害了汉斯的身心。汉斯的好朋友海尔纳却生性自由、洒脱,他鄙弃功名,与神学院的一切都格格不入,常常独来独往在森林里写诗。

读了薛谭学讴后的感想,薛谭学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6)

《在轮下》,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译者: 李贻琼,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出版时间: 2022年8月。

在众人眼里海尔纳桀骜、叛逆,是问题学生,可海尔纳的这种气质却令汉斯异常羡慕,是循规蹈矩的汉斯一直想要成为的样子。校长却告诫汉斯,要少和海尔纳来往,应该多用功学习,千万“不可以泄气,一泄气就会被压在车轮下了。”故事最后,海尔纳也像黑塞一样逃离了课堂,被神学院开除;而汉斯因为长期以来心理和身体上的疾病,成绩一落千丈,不得不辍学回家。

黑塞把自己分别投射在汉斯和海尔纳身上:汉斯是那个顺从父亲意愿迎合成人现实世界的黑塞,海尔纳则是遵从内心、决意与束缚抗争到底的问题少年黑塞。海尔纳挣脱了神学院这个牢笼,按自己的意志自在地生活,而汉斯则跌落到摧残个性的教育车轮下,郁郁不得志,投河自尽。与小说悲惨结局不同,少年黑塞在内外世界的冲突中,用一次次反抗拿回了人生的主动权。

在黑塞的许多小说中,青年主人公们在成长中无一例外地陷入与世界的冲突之中,这其实与他少年时的一系列经历与抗争息息相关。

或许父母觉得黑塞尚未无可救药,把他送进一所高中,结果不到半年,便以退学告终。后来,黑塞又做过商店的学徒、父亲的助手、车间助工,都不长久。“总之,不论人们怎么为我张罗,这四年多的时间没有一件事能够顺顺当当,没有一家学校要我,没有一行叫我学得下去。想把我调教成一个有用的人的每一番努力都以失败告终。”

外界的教育无路可走,黑塞就摸索着自己的路,“最初模模糊糊,不太有信心,后来就越来越坚定地集中力量朝着这个孩提年代就梦想的目标走去。”他一边在书店打工,一边自我教育:外祖父的藏书室是独属于他的矿洞,在16岁到20岁这几年间,黑塞几乎读完了大半个世界的文学作品,还留下了不少文学习作。许多年后黑塞回忆,在书店工作的那段岁月其实是对父母的妥协,是为了向他们表示,他能够适应市民阶层的生活。他与周围的世界达成了和解。

终于成为作家的黑塞

与东方之旅

1899年的夏季结束后,黑塞去了巴塞尔,从事旧书书商的工作。当时他认为在精神领域新事物大多比较庸俗,所以想回到旧书之中,接触远古、古老的东西,这样才能有所长进。几年间,他过着一种波西米亚式的生活,把空余时间全留给了艺术和文学,还四处旅行。米兰、佛罗伦萨、威尼斯,黑塞在意大利“东游西逛”,探索着文艺复兴的余晖。也是在意大利,他和出身名门的钢琴家玛丽亚·贝尔努伊展开了热恋。

不过,结婚却是他不敢想的事情,一来是因为他囊中羞涩,他在给好友和父亲的书信中提到自己没有结婚的本事,二来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对婚姻总是会有一种不确切的恐惧感。而且玛丽亚的父亲也极力反对两人结婚。

几个月后,一桩突如其来的事改变了一切。黑塞第一部小说《彼得·卡门青德》出版并大获成功,在两个星期内就售罄。黑塞名声大噪,一跃跻身德国文坛,如愿以偿成为作家。这部作品带来的收入改变了黑塞的生活,他趁着岳父暂离巴塞尔,在初夏和玛丽亚“闪电结婚”,搬到了博登湖畔的盖恩霍芬小村,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田园诗般的生活。黑塞忍不住向好友高呼:“《彼得·卡门青德》万岁!没有这本书,我结不成婚,也无法搬到这儿来。书再版多次,为我带来了两千五百马克。如果我留在这儿,这钱够用两年。”

读了薛谭学讴后的感想,薛谭学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7)

《彼得·卡门青德》,作者: [德] 赫尔曼·黑塞,译者: 胡其鼎,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时间: 2023年1月。

《彼得·卡门青德》是一部关于青春的成长小说。主人公彼得·卡门青德是成长于瑞士山野的少年,从小与大自然为伴。他渴望离开家乡,到城市里寻找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来到了苏黎世念大学。城市里“车水马龙的街巷、码头、广场、公园、豪华建筑和教堂……去上班的勤奋的人流、满不在乎的大学生、驱车出游的上流社会人士……”,一切都令他“眼花缭乱、惊叹不已”。卡门青德“毫不怀疑自己完全有能耐彻底了解这种喧闹的都市生活,日后替自己在这中间找到一个牢靠的地位。”

都市生活并不那么顺意,卡门青德饱尝了单恋的苦楚、挚友的离世,每一次打击之后,他都不得不逃离城市,去大自然里找寻慰藉。“我相信过友谊,相信过女性的爱,相信过青春。如今他们相继离弃了我”。他所期待的生活却从未降临,俗世的争斗又将他推往了巴黎。在那里,卡门青德无所事事,虚度着自己的人生,沉沦中的他决意回到家乡,最后又一次在大自然中获得了慰藉。

《彼得·卡门青德》就像一股山间的清风,再次将浪漫主义的湖光山色吹向了由钢铁和煤炭造就的新世界。书中洋溢着青春、友情与爱,驱散了青年人心灵上空飘浮的工业化的煤渣和烟尘。

青年时代,黑塞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一切生物都在阳光下按照各自的生命规律活着,唯有人类受自己所制定的框架的约束,屈从于未必全部正确的种种条规。而卡门青德的“隐退”则是他尊崇自己生命规律生活的最好体现。卡门青德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任何一个群体,也并不是20世纪初期热爱流浪与漂泊的青年人,他就是他自己,一个山间的自由诗人,不愿意受到任何约束。“他不愿意走许多人正在走的路,而只想执拗地走自己的路……他不是一个在集体中生活的人,他是一个在自己建造的梦想帝国里生活的孤独君王。”

博登湖畔的生活简朴自然,很快,黑塞的大儿子出生了,黑塞也浅尝了初为人父的滋味。但是乡居生活并不如想象的那般轻松。盖恩霍芬是个偏远闭塞的小村庄,没有现代生活的一切:铁路、商店、煤气、电灯、自来水。许多事他们必须亲力亲为。

“我独力种植、照料着我们的蔬菜和花卉,给苗圃施肥、浇水,清除路上的杂草,甚至连全家需用的柴火都是我自己锯断和劈开的。这些都是很美好的富有教益的工作, 可是到最后都变成了沉重的奴隶劳动。如果把务农劳动当作游戏, 那么这些农活都是很不错的,但是当它们成为习惯(劳务)和责任时,乐趣便消失了。”

读了薛谭学讴后的感想,薛谭学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