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torical stories about the Dunhuang cave art.”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01
—
前言
现在中国地域文化三足鼎立:藏学、徽学和敦煌学。随着敦煌莫高窟的深入研究,开放,我们得以跨越千年的岁月,一窥究竟,待你踏上这片土地便会发现,它就在那里,在那片洞藏里,也在故人的故事里......
有人说:“人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敦煌。”
何谓敦煌?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来敦煌就是来见证从魏晋到盛唐的昔日辉煌、来敦煌就是来感受莫高窟的信仰、来听一听敦煌石窟艺术背后的故事......
但凡去过莫高窟的人,大部分要么是脱口而出“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很难再说出更多描述,要么就是这是啥玩意儿,啥都看不懂......
今天简单论述一下敦煌的历史:
02
—
背景
说起敦煌,首先绕不开河西走廊,作为地理人,先对河西走廊做一个科普。
何谓走廊?两侧高中间低,地质历史时期,印度洋板块从南半球漂洋过海遇上亚欧板块,擦出了火花,首先隆起了青藏高原,剩余应力释放形成了内蒙古高原,阿拉善,鄂尔多斯什么的,中间便凹陷了下去,想象一下挤一本书的形状即可,由于这个凹陷在黄河以西,故名。
而正是由于地形的原因,才体现出河西走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是控制东西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交流的咽喉。所以任谁都想占有,西汉时期,这还是匈奴人的天下,忍了几代皇帝的和亲求稳,汉武帝坐不住了,因此也成就了张骞,卫青,霍去病等一众牛人。也打通了中西文化,商贸交流的通道,这便是丝绸之路,而这条通道上的最后一站便是敦煌!为守住前线,还专门在这修了两道关卡:阳关和玉门关。
大家知道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写边塞诗文总绕不开这两个词了吧?因为再远他们大多也没去过了!(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
现在的敦煌被尊为世界文化名城和世界佛教文化圣地,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一千多年的沧桑变迁,接下来我们来感受一下它的厚重!
敦煌文化最早的历史要追溯到三国魏文帝(曹丕)时期,他鼓励了胡汉通婚,促进丝绸之路发展,经济繁荣,道教、佛教开始传到敦煌,并且不断和中原文化相融合。
而对于石窟的开凿历史,则要晚一些,据说前秦一个叫乐僔的僧人曾游历到城外,发现一座山上金光闪闪,伴有仙乐,便认定这是神山,因此找人去山上开凿了一个洞,自己住进去修行,这便是莫高窟的第一个洞窟。(出土的唐代碑文有记载,即:前秦(东晋十六国之一)建元二年(公元366)乐僔开凿,季羡林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也有论述。)
注:这座山便是现在的鸣沙山,闪光是因为沙漠砂砾中富含闪长石,云母,石英等颗粒,声音是因为风的作用。
而到南北朝时期,几家败家子忙于坑爹,坑儿子,坑女婿,这就苦了底下民众,大量难民西迁,进入河西走廊,大量佛教经典和佛教思想很快把敦煌变成了一座佛教之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去敦煌的旅行者大多是奔着莫高窟去的,所以敦煌学也是一门研究石窟艺术的学说,所以我们首先得知道什么是洞窟,这种建筑形式源于古印度的佛教,佛教徒要坐禅冥想,而修行之用的就叫禅窟(印度地处热带,打洞主要是冬暖夏凉)。当然我们中国也有,比如窑洞、地坑院,功能差不多,都是住人,也是冬暖夏凉,还节省建筑材料。
简单科普一下石窟的开凿过程:石窟修建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一般先得填土埋崖,增加施工高度,从上往下开凿,上开明窗,一是采光,二是建造过程可以排废料。然后再下挖石室,预留石像胚胎,移土开下部入口,最后室内精华的装饰和石像雕刻。
石窟的开凿过程示意图
石窟艺术虽源于古代印度,但也因自然地理的(地质的岩石岩性差异)和人文地理(文化差异)的原因和印度源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以地质为例,岩性坚硬的地方适合石刻艺术,而在岩石不具备雕刻条件的地方则是泥塑艺术。从中国五大石窟来看,石刻石窟还是主流,再加上泥塑石窟需要后期维护,而且受制于体型规模,所敦煌泥土艺术就是因为岩石是砂砾岩,结晶不好,不具备石刻条件而不得已采取的艺术手段。
岩石构造对石窟的影响
何谓莫?莫者,没有也,莫高窟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这就可以解释它的规模为什么这么大了,因为除了僧人开凿,地方豪族大户(大洞窟)、老百姓(小洞窟,占主导)也不断加入开凿功德窟的活动,看一下它的体量: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
所以我们平时口中的敦煌石窟除了莫高窟,其实还有未曾对外开放的西千佛洞、榆林窟。
在敦煌莫高窟,我们现在还能看到曾经的辉煌,不得不提一个人,一个我们首先得感谢的一个人:王圆箓!
虽然他被余秋雨先生在《道士塔》中批得体无完肤,甚至被塑造成千古罪人,但是没有他的半个世纪守护,就没有现在的莫高窟!
王圆箓,湖北麻城县农民,生活所迫去当了兵,后又信奉道教当了道士,人称王道士。(百科:湖北麻城人。本名王圆箓,一作元录,又作圆禄。家贫,为衣食计,逃生四方。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奉道教,后离军,受戒为道士,道号法真,远游新疆。)
光绪十九年,其云游三危山时无意间发现了莫高窟,狂喜之余,完全不在乎自己道士的身份,慢慢建立起了寺庙,成为了一名佛寺住持,守候半生。(“沙出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内藏唐经万卷,古物多名,见者多为奇观,闻者传为神物。”——王道士墓志)
为了清理积沙,修缮寺庙,他是像《道士塔》中描述那样将壁画,经卷一箱一箱的卖给了斯坦因,但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中避而不谈的是王道士曾经几度报官寻求官府庇护,都是无功而返,人家要么压根不感兴趣,要么趁火打劫。他甚至还曾冒死给慈禧写信,而慈禧也没有回应。(吾同工人用锄挖之,欣然闪出佛洞壹所,内藏古经万卷),斯坦因《西域考古图记》中对他的评价很客观,说他将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这个已经倾颓的庙宇的修复工程中,力图使它恢复他心目中这个大殿的辉煌,他将全部募捐所得全都用在了修缮庙宇之上,个人从未花费过这里面的一分一豪。我们自己的历史哪怕是敦煌地方志也没有记载王道士因公徇私占用出卖老祖宗遗产而换来的一分钱。
至死,他也就一身道士长衫,一顶圆布帽,便被他的继任们装进了洞群外面的道士塔,去敦煌一定要去参拜一次!
此为故人!
03
—
接着继续说历史:
前文说到第一个洞窟由东晋时期乐僔开凿,之后很多人都学他在山上开洞,并在洞中供奉一些雕像,装饰有建筑和壁画。受中原文明的影响,比如早期的洞窟内(如275窟),两侧墙上就有屋檐,典型的中原风,这是阙,称为阙形龛,但是由于是个人行为,所以当时洞窟规模比较小。
到了西魏时期,洞窟规模加大,采用覆斗式穹顶,壁画也多鬼怪,以降服心魔,带入了生活情节和形象,以285窟为例,北魏战乱,摔成了两半,称为东、西魏,大量工匠避乱西迁,带来了更多的技艺和中原文化。285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凿(东阳王王荣捐资开凿)。
同西魏处于时代的西边是北凉(4世纪,北凉为十六国之一),佛教造像艺术从西域传入新疆,再传入敦煌,这种西传的造像装饰性非常强,绘画粗犷,感情外露,线条劲细,有散花衬底,带域外风格,285窟的西边墙体就是佛教印度教的天神,比较圆润,典型的中亚西域风,而其他位置的佛像就比较纤瘦,穿长袍长袖,戴高帽,称为秀骨清像,典型的中原风(着装反映的是热带和温带,以及季风和大陆性气候的差异);而285的窟顶才是精华,不同的文明在这交汇融合,雷神,伏羲,飞仙,女娲以及印度的摩尼宝珠都同处一框。四面斜坡的结构运用了中原木建筑斗顶结构,利于稳固石窟石室,称为覆斗顶窟。(科普一下中原的南北朝,当时中国是南北对峙,南北朝不是一个朝代而是一堆朝代,南北边依次从五胡(北)/东晋(南)经历了北魏/宋、北魏/齐、东魏西魏/梁、北周北齐/陈,由于当时国家都很小,普遍较弱,佛教就成了统治阶级的精神寄托,如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公元557年,北周又取代了西魏(南北朝主要是败家皇帝太多了),顺带吞了东边的北齐,北周帝下诏书灭佛(佛家子弟太多了,拖累经济,强迫他们还俗,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徭役)),而敦煌由于位置偏远,在这场浩劫中得以幸存。这个时期,多大型本生故事画(即菩萨生前的故事),线描流畅,造型简赅生动,色彩清丽淡雅,有的尚做立体晕染,尚存西域遗风,但整体已是汉族传统绘画面貌,壁画铺天盖地,顶上飞天,雷公电母,下绘坐禅画像,再下为佛教彩塑造像,壁画开始抛弃赋色,仅用线描,书写的线法。此时佛教思想为求天真,无邪无念,成年人太痛苦了,所以塑像多作小孩子。这种想法又是受道教思想影响。
(有人问怎样活着才能不那么痛苦,老子说,像小孩子一样无欲无求(圣人无欲,无欲则弱,柔弱胜刚强,复归于婴儿)。小孩子从早哭到晚,嗓子也不哑,为什么,因为他不伤心,小孩子一直跑也不会累,因为没有目的,没有要到哪里去,无欲无求就不会累,小孩子从早看到晚也不累,他只是看,什么好玩就看什么,看完了就忘记了。)
接下来杨坚又以北周老丈人的身份取而代之,建立了隋朝,后来居上。他不仅灭了南方的陈,还收复了西域,重新打通了丝绸之路,然后大兴佛事,建塔开窟,造像进一步接受中原佛教艺术,奠定了繁荣的基础。隋代虽然只有三十年,但得益于政策好,洞窟开凿了近百个。这阶段甚至有以道教思想所绘的壁画,天体旋转,无始无终,富丽,讲究动感,色彩热烈,壁画造像均得其韵,如阿难造像乖巧纯真虔诚。
到了唐代,不仅继承了隋朝的衣钵,还有钱任性,讲求大,什么都XXL,造的佛像也是富丽堂皇,线条壮美,勾线有力,题材丰富,色彩与线条同时画到一定高度,菩萨造像为重要创造,利用建筑物透视使空间深广,形象多样生动。而莫高窟最显著的就是中间的96窟,又叫九层楼(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
96窟
公元690年,武则天拿下他儿子自己上位,自称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注意这是尊号,不是谥号,谥号死了才有。)将佛教地位拔至至高无上的地位,全国大造弥勒像,这就是96窟的背景,据说面容就是武则天,规模宏大,称为大像窟。再从数量上来看,三百年前只有一个,到唐朝已经是千余龛,唐朝就是莫高窟的黄金时代,也足以见证当时的盛世大唐。
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战乱之下敦煌被殃及池鱼,148窟当时正在开凿,在敦煌被围城的情况下艰难挺过,称为涅槃窟,前厅有《唐陇西李府君修功德碑》,上面记载,此窟是李大宾于盛唐大历十一年(776年)才开凿完成。形状像棺材,主室佛坛上,塑涅槃像(睡佛),长14.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