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中,像贺知章那样善始善终的太少了,大部分的人生都是曲折坎坷的。轻的不受重用,自怨自艾,如李白,如孟浩然;重的遭受贬谪,甚至在他乡丢掉性命,如初唐的王勃陈子昂,如中唐的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
这次,我们讲的是柳宗元。要是用一首现代流行歌曲来概括他一生的际遇,《无言的结局》想必是最合适的。的确,柳宗元的一生,有短暂的功名利禄经历,更多的是贯穿大半辈子的贬谪之苦。读懂柳宗元,留给你的,恐怕只有一声叹息吧。
曾经辉煌,却只有八个月804年,唐顺宗李诵即位。
这个李诵也太不幸,太子当了26年,皇帝却只当了8个月。为什么?他身体不好,据说是中风患者,说话都不清楚,怎么当皇帝?没办法,禅让呗,坐了8个月的龙椅之后,李诵就禅让给太子李纯。
别小看了这8个月,那可是柳宗元一辈子的高光时期。当时,31岁的他和韩愈、刘禹锡一起,可谓是意气风发啊。他们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免去民间对官府的欠账;停止地方官的进奉,减低盐价;惩治贪官。这些改革措施如同春风吹过,一时间引起了百姓的欢呼。可是改革触动了上层的利益,受到冲击的官员对这几个人形成的“王叔文集团”恨之入骨。
李纯继位后,反对派们找到了报复“王叔文集团”的机会,很快对他们进行彻底清算。
王叔文被贬到渝州司马,第二年赐死;王伾被贬为开州(四川开县)司马,不久病死。
柳宗元初被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司马,并规定“终身不得量移”,不能升官。刘禹锡则被贬远州司马。
相比王叔文、王伾等人,柳宗元、刘禹锡似乎状况好一些,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当时有“刑不上大夫”的说法,对身居高位的官员一般不会直接用刑,而是先贬到一个比较低的级别,之后再下手。说白了,这跟现在说的“缓期”是差不多的。
高光之后,柳宗元和刘禹锡就同时被贬,成为患难兄弟。
永州岁月,绝望的他挺过来了带着老母亲,柳宗元一行历尽艰辛,终于来到永州,开始了他艰苦的贬谪岁月。
刚安顿下来,柳宗元就感觉身体各种不舒服,两条腿渐渐不听使唤,走路不得劲,严重的时候会两条腿全部麻木,行走不得。而他的老母亲更甚,本来年老体弱的,经受千山万水的折腾就已经不堪承受,又加上对南方气候的极度不适应,老人一病不起,半年后离开人世。
失去母亲,加上对自身处境的满腔悲愤,柳宗元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屋漏偏逢连夜雨,所住的居所莫名其妙的又遭受了两三次火灾,人没事,很多宝贵的书稿都化为灰烬了。
异地他乡,柳宗元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绝望。他慌不择路,给朝廷很多认识的官员写信,请求他们帮自己向皇上求情,希望尽快回到长安。可是没有任何音讯,他的希望落空了。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药。慢慢的,柳宗元烦躁的内心渐渐平静下来,身体也恢复了健康,一切趋于风平浪静。
谁也没有想到,原以为就要死于永州的柳宗元,一住就住了11年。
支撑了柳宗元11年永州生活的,是那里的山水。
永州有一条小溪叫染溪。诗人眼里的山水不同寻常,他觉得这条溪水很漂亮,就把其中的一段买下来,然后改名叫做“愚溪”。接着,柳宗元对这段溪水大加改造,在溪边修建房子,挖池塘。最后啊,干脆把周围的泉、沟、池、亭等都一一命名,诸如“愚丘”、“愚泉”、“愚亭”什么的,一共八个。
柳宗元闲暇的时候就在染溪待着,喝茶会客,吟诗作对,倒也是很自在。这个诗人,还为此专门写了《八愚诗》,可惜失传了。
在这期间,柳宗元创作了非常多的诗文作品。著名的《江雪》、《小石潭记》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被召回京,他高兴得太早了就在柳宗元已经适应永州生活,以为将在那里过完余生的时候,突然好消息传来——柳宗元被召回京!
“我要回长安”是柳宗元多少次午夜梦回的呼喊啊。尽管日子过得还算无忧,但当诏令到来的时候,柳宗元回长安的渴望瞬间被唤醒。
回京的号角吹响,柳宗元的激情瞬间被点燃。尽管过去了十一年,但是回想当初“王叔文集团”的改革举动,他仍然觉得壮志满怀。此次回京,想必皇上想起了他们的能力吧。他是有理由相信这样的猜想的,毕竟此次召回的,还有当初一起被贬的刘禹锡。
柳宗元无心等待,他随便将诸多家当都分发给了朋友们,最后看了一眼染溪,就骑马日夜兼程,只想着快点回到长安。
半个月之后,熟悉的长安就在眼前。踏上灞桥,柳宗元停住马,眼前,巍峨的皇宫隐约可见,京城就在眼前!柳宗元感慨万千,热泪迸流——啊,十一年后老子又回来了!诗情迸发,诗人的一首诗如同雨后彩虹让人炫目—
十一年前南渡客,四千里外北归人。 诏书许逐阳和至,驿路开花处处新。
在长安,柳宗元被安排在一个小旅社住着。他每天要做的,就是到处走走,看看老朋友,然后便是耐心等待。他不知道,皇上即将让他做的是什么官。
一个月后,柳宗元等来的,是晴天天霹雳——改贬柳州。
无语问苍天!柳宗元才知道,当权者永远都不会原谅他,没有让他马上去死就已经算是恩赐了。
瞬间的晕眩之后,柳宗元默默收拾简单的行装,和刘禹锡出发前往新的贬地。刘禹锡这次改贬的是广东清远。
走到衡阳,这两个患难与共的好兄弟要分道扬镳了。柳宗元写下了《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其中的辛酸,只有他们两个才能真切体会到。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在柳州,不惑之年的柳宗元经历过永州十年的磨练,他的内心显然要比以前强大多了。
他沉下心来,和柳州当地百姓一起努力,实施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变革。在当时来说,柳州地处蛮荒之所,还很蒙昧落后,柳宗元的到来,给柳州带来了很多先进的东西,比如办学堂,比如推广医药等等。他和当地百姓结了深厚的友谊,得到人民的爱戴。
尽管这样,柳宗元对家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春天到了,看到池水充盈,就不由地想到家乡的菜园是不是等着自己回去灌溉了?秋天到了,秋草枯黄又让他伤感,觉得家乡的山水在默默盼着他回家呢。
而长期的贬谪生活,让诗人的精神面临崩溃边缘。“孤臣泪已尽,虚作断肠声”就是他内心的写照。
他并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柳宗元的朋友吴武陵一直都在奔走,设法通过宰相裴度,让柳宗元早日回京。
机会终于来了——819年,唐宪宗大赦天下,御笔一挥,终于答应柳宗元回京。
吴武陵兴奋异常,赶紧找人给柳宗元准备了居所,只等老朋友回到长安就能安然起居。然而又一次天意弄人。诏书还在路上昼夜兼程,还没到达柳州呢,柳宗元就带着半生贬谪的痛苦离开了人世。
那一年,柳宗元年仅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