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么?(2)摘自《超链接认知主线之认知旅程》
中文里的文与化并列使用,见于《易经·贲卦·彖传》。面对天文、地文、人文,《易经》关注“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文”指“纹理”,指语言符号,后来又扩展到礼乐制度,“化”就是“教化”的意思。
“文明同化”的中文的解释更加贴切。因为这个概念从原始文化产生的那一刻就开始了。我们还是以图腾为例说明一下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
所谓文明的同化包含着三个要素:第一,文明是指非自然的,由人类创造的一切精神与物质东西,必须是被他人不断重复和模仿,以满足个体实现自己理性目标的东西。图腾就是这么一个被原始人凭空创造出来,并且,被世世代代模仿,达到原始人内部团结目标的那个东西。第二,同化是指文明以知识的形态被模仿与传播,图腾符合这个条件,但史前的石斧不符合这个条件,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语言符号的产生,如果被重复与模仿也是在个体之间,具有偶然性,如果,今天我们在博物馆,或者书本上,或者以照片和设计图纸的形式去介绍石斧,这就是文化,知识作为文化的中介或者说媒介是文化元素不可缺少的。第三,同化是指两个人以上的集体理性目标的实现。与个体的合作理性有关。这个很重要,以上两位专家强调的就是这一点。余秋雨先生在个性化的人格两字之前,加上了“集体”的前缀,对自我加以限制,这是同化与被同化的结果,不然就不是文化了。原始人聪明的利用了人类狂欢时会产生的多巴胺与内啡肽,轻易地达到了以图腾来同化全体部落人的目的。这里的同化是一个动词,因此,文明的同化就是一个进行时。
通过三点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进一步的结论,文化是人类第二次认知革命,既合作理性的产物。合作理性是通过我的付出,与他人共同实现自己的目标。文明不能强迫他人与自己共同实现自己的目标,只能是知识的同化,和言传身教的同化,同化者我们称之为文化大家、老师、教授、知识传播者,被同化者,我们称之为学生、学习者、但是,有的时候界限不是很分明,因为在一个集体中,任何人创造出比昨天更好的精神或物质文明时,任何他人都可以认可与模仿,这就是同化。甚至有的时候同化与被同化是同步的。
余秋雨先生在本书的《文化的最终目标》一章中举了这么一个案例。他说:
“在这里我想举出美国企业家贝林先生的例子来说明问题。我曾为他的自传写过序言,与他有过深入的交谈。
他对我说,他原先为自己定下的文化目标是“展现个性的成功”。其中,又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他追求“多”,即利润多、产业多;第二阶段,他追求“好”,即质量、品牌都达到国际一流;第三阶段,他追求“独”,即一切都独一无二,不可重复。他说:“当这三个阶段全都走完之后,我还不到六十岁。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聊,甚至觉得连活着都没有意义了。”
直到二〇〇一年三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亚洲某地把一把轮椅推到一个六岁的残障女孩前,女孩快速学会运用后两眼发出的生命光辉,把他的生命也照亮了。几年后,在非洲,一个津巴布韦青年背着一位完全不认识的残障老妇人,用几天时间穿过沙漠来向贝林先生领轮椅,贝林先生看着这个青年独自向沙漠深处走回去的背影想:“我一直以为有钱才能做慈善。他让我明白,我这一生把梯子搁错了墙,爬到顶上才发现搁错了。”
现在,贝林先生成天在世界各地忙碌,早已没有一丝无聊之感。他在做什么,我想大家一猜就明白。
这是一位六十岁之后才找到了文化的最终目标的大企业家。
他明白了,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余秋雨先生以上这段话说明,文明的同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一个想通过自己的付出帮助他人的人,结果也被他人帮助。再补充一下余秋雨先生的话,完整的概念是:文化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类的共同幸福,爱和善是其中的一个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