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对联看似简单,可实际上大有“讲究”,比如说这里就有“无情对”一说。
简而言之,就是不仅要平仄相合、对仗工整,还得在内容上具备不相关性。
陈寅恪所出的这道题,就是这个道理。
“孙”是姓氏,“胡”同样也是,“行”代表行走,“适”有抵达之意,“之”与“者”又都是虚词,简直佳对天成。
也就难怪陈寅恪会说,“他的答案,了不起!”
当然,事后答案公布后,也有一部分考生感觉不满意,觉得自己答的“祖冲之”更为恰当。
毕竟以“祖”对“孙”,确实十分工整。
不过陈寅恪认为,对联主要讲究的是一个“正、反、合”,三者兼备才够雅趣。
以“祖”对“孙”,虽占了“反”,却没能占到“合”,不像“胡”和“孙”,连起来还有“猢狲”之意。
再者说了,“冲”字在雅洁上也是要差不少的,这个答案别说是跟“胡适之”比了,就连比起王引之都稍有不如。
其实,那年清华国文考试的考卷里,各个年级都是有对对子考试的。
只不过,一年级生的对对子题“孙行者”最为简短有趣,而且该考试也最重要,所以才会引得大家目光聚焦。
在整张试卷上,对对子所占的分数仅有1/10左右,不过尽管如此,还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好在陈寅恪事后做了解释,在报纸上刊登了这里面的学问和自己的良苦用心,此事这才算是告一段落。
由于分值所占不多,所以即使有大半考生空了这道题,对其整体考试的影响也是不太大的。
当然如果能够答得出来,在考试中自然是更占优势。
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一点可以肯定。
那就是在考场如此紧张的氛围下,在如此有限的考试时间中,能够给出“胡适之”如此工整恰当的答案的周祖谟,肯定是有真本事傍身。
事实亦是如此,后来周祖谟推出了诸多著作,在音韵这一块更是造诣深厚,成为了我国新一代的国学大师。
此外,周祖谟为人也是中正品直,颇有大师气度,为新中国的文字、音韵、训诂方面作出巨大贡献。
不过有趣的是,当年周祖谟虽然在清华大学的入学考试中一鸣惊人,但他最终其实并未在清华就读,而是去了北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群星璀璨、大师辈出原来,在那次考试之后,陈寅恪就曾找到周祖谟深谈过。
一番交流下来,陈寅恪对周祖谟愈发看好,甚至还曾当众说道,
“凭借他的才学,全中国哪一所学校都是去得的。”
可就在周祖谟准备入校的时候,意外情况出现了,出身普通的周祖谟没有凑够清华的学费。
当时有很多人都想资助周祖谟,不过最终他拒绝了,反而是在后来又考进了北京大学。
周祖谟与清华失之交臂,这是值得惋惜的,不过这也不见得是件坏事。
因为陈寅恪也说过,当时北大的氛围或许是更适合周祖谟发展的,这或许也是周祖谟事业大获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