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欧孟秋
久负盛名的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首,是一位中国古代诗歌史上重量级的人物。他的诗推崇杜甫,追求无一字无来处,又主张独具特色,呈现点铁成金的魅力。
江西诗派常被贬为“瘦硬晦涩”的习气。其实,如黄庭坚这样的名家,他的作品既有沉郁顿挫,又见清新奇巧。我们通过若干名作的品赏,就会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艺术技巧和文化含量。可以说,不读黄庭坚的诗绝然就少了一份有高度又有深度的审美享受。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黄庭坚曾因被诬陷而遭贬至重庆涪、黔二州。流放生活九年后得赦返乡。此诗写于出三峡途经岳阳之际,登楼远望浩渺的洞庭湖、秀丽的君山。诗的起句不着痕迹地将柳宗元“一身去国六千里,万里投荒十二年”以及杜甫的“天涯故人少,更益鬓毛斑”融为一体。次句化用《后汉书·班超传》“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而作“生出”,不着痕迹。
“未到江南先一笑”,这句诗仿佛可见一位行色匆匆却又卓然兀立的,以乐观的情绪告别磨难的前尘,以高旷的胸襟走向未来的智者形象。这句话巧妙而轻快地把作者即将登临名胜的心情如湖水般地在“一笑”间荡漾开来。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二: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独自凭栏,登楼远眺,凝思遐想,况值满川风雨之时。如画的君山犹如传说中的湘夫人十二螺髻,丰神自足,不过遗憾的是不能泛舟湖面去领略雪浪奔涌时青山的壮丽。作者善于把前人的审美经验结合到自身的经历来创新。唐人刘禹锡“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皮日休“似将青螺髻,撒在明月中”糅合成自我体验,推陈出新。
上引的两首绝句,诗人写于57岁,而在此13年前,作者《寺斋睡起二首》里,早已流露出对相倾相角的厌恶之情,不免有退隐之意。诗云:“小黠大痴螳捕蝉,有余不足夔怜蚿。退食归来北窗梦,一江风月趁渔船。”上两句用的是《庄子·山水》螳螂捕蝉以及《庄子·秋水》一足兽与百足虫的典故,委婉地影射现实。后两句明朗地表达自我向往的境界。
《寄黄几复》是作者在久别、孤独、惆怅中向少年友人的诉说,是一篇极受欢迎的疏落有致的佳作。“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友人在广州,远在衡山之南,寄雁传书都成了空话。桃李春风,回想当年交游之乐,江湖夜雨,飘零起宦游的苦涩。十年一晃而过。而自己面对的依然是清贫、寒酸,苦痛自知,世情谙熟。想友人应是飘萧白发,依旧读书不倦,却听着猿啼困顿在瘴气弥漫之中。这里几乎句句用典,却以现实的真实情感一气呵成。
古往今来,人们对“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这一联的“奇语”备极称赞。这的确是非常巧妙的创造,词语的挑选与组合,扩展了时空,扩大了容量,增强了情韵和暗示的效果。
《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则是借题画表达“朝市山林俱有累”的感叹,对“不居京洛不江湖”的陶渊明、王摩诘式的向往。《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则是在超越曹植《洛神赋》的想象,逐次推进,运用拟人化与比较法状写水仙的风韵与馨香。诗云: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
尾联拓开一层,说是此身被花的情态所撩拨,该出门面对浩浩长江,付之一笑而自得其乐了。这类诗在作者的创意和语言技巧上可谓别具一格。
黄庭坚诗的别出心裁,给我们的艺术欣赏以鲜活的机趣和启迪,让人们更充分地理解什么是崇高的精神理念和卓越的审美价值。(欧孟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