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古装剧里,都有女子喊自己丈夫为相公的情景。可事实上,在古代,并非所有男子都有资格被称呼为相公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公"一词出现"相公"的称呼,最早的来源和曹操有关。众所周知,曹操曾官至东汉的丞相,"相公"一词,指的就是丞相。比如王璨的《从军行》里的"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这首诗,给它的注释为:" 曹操为丞相,故曰相公也。"可见,曹操曾被称呼为"相公"。
"相公"一词指高官从"相公"一词出现,一直到唐代,史书中记载的被称呼相公的人只有三个,分别是:曹操、刘裕和宇文泰。如:《资治通鉴》记载:"沈林子按剑怒曰:"相公志清六合,"此处的相公指的就是刘裕。《周书》记载:"相公神武命世,股肱王室,以顺讨逆,岂计众寡。"这是宇文泰的部将王雅在鼓励士兵时说的,此处的相公指的是宇文泰。
而这三人,无一不是手握重权、高官厚禄的大人物。曹操官至丞相;刘裕被誉为"布衣匹夫,匡复社稷",其功亦为前古所未有,辛弃疾都特意写诗夸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而宇文泰,对外立足关陇,争战,蚕食。奠定了其身后关陇政权一统天下及王朝强盛的基础。可见相公,在唐代以前是高官、掌握实权者的英雄豪杰才可以用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