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徐悲鸿夫妇和孩子
廖静文不仅需要照顾丈夫、儿女,应酬亲友、管理家务,还要一边整理徐悲鸿的收藏书画、练习书法、学习史论......
日子在一天天平淡中度过,徐悲鸿夫妇在经历了1948年冬到1949年秋后这样一个新旧时代交替的重要时刻。
03 徐悲鸿突发脑溢血,廖静文悲痛欲绝新中国成立后,廖静文和徐悲鸿一同见到了文艺界的许多朋友,还见到了*总理。而徐悲鸿的工作也越来越繁忙,身为妻子的廖静文惦记着徐悲鸿的身体健康,但也无可奈何。
1951年,徐悲鸿正准备构思一幅名为《鲁迅与瞿秋白》的油画,准备参加一系列活动。就在这时,让廖静文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徐悲鸿因患有脑溢血症导致半身瘫痪,甚至连说话也很困难。
在医生治疗和廖静文的日夜精心照料下,徐悲鸿在四个月之后才能勉强从床上坐起来。从一医院回到家后,徐悲鸿依旧需要静养,廖静文每天帮他按摩、打针,闲暇时间还给他读小说、读报。
图|廖静文和徐悲鸿
1953年春,徐悲鸿在经过一年多的疗养后终于能下床活动了。刚刚能行动,徐悲鸿想着重返讲台,向过去那样为学生授课。
这一年的9月23日,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会议休息期间,*见到徐悲鸿,劝他赶紧回家休养,但他还一直坚持到了会议结束。
就在徐悲鸿参加欢迎波兰代表团的晚宴时,突然感觉不适。这次又是脑溢血,左半肢体瘫痪了。正在家中准备中秋节的廖静文收到丈夫病重的消息,急忙赶去医院。
到了医院后,廖静文只见丈夫脸色苍白。见到心爱的妻子,徐悲鸿深情地询问孩子们为什么没有来,还用右手示意写遗嘱,可已经为时已晚,徐悲鸿的身体正在急剧恶化,随后陷入昏迷状态。
廖静文连续两天三夜守候在丈夫窗前,看着睁着眼与病魔抗争的丈夫,只见他眼神呆滞,已经听不到妻子的呼唤。
图|徐悲鸿夫妇
1953年9月26日凌晨2时52分,徐悲鸿的心脏彻底停止跳动,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深爱的亲人、朋友、事业、学生。
面对这个残酷的事实,廖静文怎么也不能接受两人整整十年的婚姻就这么结束了。抱着丈夫的遗体,廖静文痛苦地呼喊着:“悲鸿啊,你赶紧回来吧,和我一起回家吃饭,孩子们都在等着你,你怎么不回答我......”
忍着巨大的悲痛,廖静文来到太平间给丈夫换衣服。在他的口袋中,廖静文摸出了一个跟随他三十多年的老怀表和三块水果糖。
事实上,那三块水果糖是他带回家给妻子和儿女的小惊喜,但他却没有实现。想到这里,廖静文止不住泪如雨下。
在中央美术学院礼堂举办的追悼会上,廖静文最后一次见到丈夫的面容。一边的*总理和其他*久久站在那里安慰着她,全校师生也参加了守灵仪式。
图|徐悲鸿一家人
徐悲鸿去世时,廖静文此时还不满30岁,今后的日子应该怎么继续呢?据她后来回忆:
“悲鸿是睁着眼睛去世的,他有三件事放不下,不放心自己的一双儿女,放不下自己的事业,更不忍离开自己。”
在那些日子里,廖静文前前后后受到许多慰问,其中还包括*。徐悲鸿去世不久后,她含泪整理了丈夫生前的遗物,并将其留下的1000多幅画作统统捐给国家。在整理遗物期间,当她看到丈夫生前一幅奔马画作,并将其托人送给*。
04 廖静文用一生怀念徐悲鸿悲痛之余,廖静文想起了丈夫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应该给后人留下一些有益且高尚的东西。”
当初她为了协助徐悲鸿完成事业毅然离开金陵女大,如今是否还能重返校园呢?当她和罗工柳教授谈了这个想法后,对方立刻将意见向文化部*传达。时任总理*听闻此事,当即表示支持。
就这样,廖静文便来到北京大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