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知行合一心之所向行之所往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4-29 03:44:17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居士我在专栏“王阳明教你知行合一”中说过,阳明心学总结为一句话,就是“知行合一”。那么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呢?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知行合一心之所向行之所往(1)

王阳明解释“知行合一”道: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传习录》)

王阳明说“知”“行”,认为就其本来意义而言,二者是合一的,但这个合一并不是指知行两者指涉同一对象,二者完全是一回事,而是强调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知与行的规定是相互包含的。“知行合一”正可以从“知”与“行”两方面进行阐释。

知是行之始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首先是要纠正世人对“知”的错误认识。一般人往往将“良知”视为一种理性认识,所以会将“知”与“行”分离开。

王阳明则认为不可能有“知而不行”的人,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并以《大学》中的一句“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来解释真知行: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行。只闻那恶臭时已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传习录》)

这是王阳明所谓“知是行之始”的真义。人一旦对某物产生“真知”,必然同时生起好恶之心,此好恶之心便是“行”,正是王阳明所说的“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而此“行”是与“知”合一的。后来王阳明说: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传习录》)

良知只是个好恶,而好恶又属行,可知良知便是知行合一之本体。“知是行之始”,“知”便是良知,它天然地包含了行在内。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知行合一心之所向行之所往(2)

王阳明用“行之始”去释“知”,首先说明了良知并非知识,因为知识并不天然地具有转化为行为的需求与欲念,将良知当作知识只会导致知孝知弟而不能孝不能弟的后果,这是将知与行分为两件了。所以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知”必然会驱使人去“行”,因为王阳明说的“知”指意念、意识、意欲等知觉形式,他对知行的讨论已大大超出了认识论哲学的范畴。王阳明在给朋友的信中说:

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也。”(《传习录》)

良知并不完全是理智之知,更多的是属于本体的喜好与欲求。良知既是道德理性原则,又是道德情感原则,是道德意识与道德情感的统一。所以王阳明说:

喜怒哀惧爱恶欲,谓之七情。七者俱是人心合有的,但要认得良知明白。……七情顺其自然之流行,皆是良知之用,不可分别善恶。(《传习录》)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知行合一心之所向行之所往(3)

在弟子陆澄担忧儿子之病时,王阳明劝导说:

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意。(《传习录》)

可见情之中和即天理良知。

良知并非预先有什么知识或认识,如果认为良知是先于行为或事物的知识,则必然会产生一种错误认识:

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生不行,亦遂终生不知。(《传习录》)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正是为了破除这种错误认识。

王阳明将良知比作明镜,认为圣人之心就像明镜一般,其性质只是一个“明”,所以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已经过去的事物的影像不会还存在于镜子中,镜子中也不会映照出还没出现的事物。也就是说镜子中并不预先存在事物的影像,只有事物在镜子前时才能反映出真实的相貌。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知行合一心之所向行之所往(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