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卷五史记选文“游侠列传序”中,有一句“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读来有些费解。
岳麓版注“拘学”为“拘谨固执的学者”,译为“现在有些拘谨的学者,死抱着短浅的道义信条。”
上古版注“拘学”为“拘泥于教条的学者”,译为“如今那些拘泥于教条的学者死守着他们所认定的狭隘的教条。”
中华版未注“拘学”,译为“如今一些拘泥于教条的学者死守着狭隘的道义。”
心中犯嘀咕:“拘学”是一个名词?那“或”字呢?是故意漏译么?
检索网络资料,“拘学”一般注解为“拘泥偏执之学”,这和“学者”似乎相差挺大的。
又查《史记》三家注,司马贞在这句话下面注索隐为:言拘学守义之士或抱咫尺纤微之事。
大概坊间诸版本将“拘学”注为“…学者”,大多来自司马贞这句索隐吧。
我试着逐字逐句来解释一下:
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
今,如今,现在;
拘,动词,止也,局限;
学,学术;
拘学,拘泥偏执之学;
或,代词,有人;
抱,心存,怀藏;
咫,八寸为一咫;
咫尺,喻微小;
之,的,表修饰;
义,义理;
试译为:如今拘泥偏执之学(中)有人心存微小(短浅)的义理。
很多时候,意译确实是必要的,因为并非所有的文言文都能直译,比如,极简略、极深奥的《道德经》,直译就很难。
但对初学者而言,尽可能直译才能让人涨本事。因为,意译虽然能让人大致明白文章的意思,但直译才真正能学到字词。有了字词,文章就容易了。
我们知道,学习文言文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心知其意而口不能言”,第二层是“知而能言,虽不中亦不远”,第三层是“言而能中”。意译只能算第一个层次,而考试则一定要能写出来,至少要达到第二个层次方可。
不过,也许我就是“今拘学或抱咫尺之义”的那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