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8日,朦胧派代表诗人顾城在新西兰的居所——一座破旧的小屋前,以一种不体面的方式选择了自*。
他曾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但是从那天开始,他黑色的眼睛永远地闭上了。
作为我国朦胧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顾城为什么会出现在新西兰?他又为何自*?
顾城初见谢烨1956年9月,顾城在北京出生。因为母亲身体欠佳,受不了分娩之痛,不得不提前7周生下他。
顾城出生的年代有些特殊,两岁时赶上大跃进。
顾城的父亲作为少数知识分子,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家里的生存环境变得有点艰难。
顾城上小学时性格上的孤僻逐渐显现出来。
他跟姐姐关系很好,也经常跟姐姐聊天。如果父母都不在家,姐姐便是唯一能与他聊天的对象。
从那时起,顾城的性格便有了明显的两面性,对亲近的人可以付出所有热忱,而对于关系一般的人则特别抗拒,甚至不说一句话。
顾城出生的第十年,一场席卷全国的动乱开始了。它影响了一代人,尤其是文人,顾城便受到了影响。
当时顾城还没来得及小学毕业,便随家人从北京搬到山东省昌北地区的火道村。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
(顾城与朋友)
对于顾城来说,他性格孤僻,在火道村没有朋友。
由于当地学校不开课,顾城的活动空间只有农田和家里,能聊得来的只有姐姐。大多数人忍受不了长期没有朋友的生活,而顾城却可以。他习惯了一个人,也慢慢在自己的世界里越走越远。
顾工发现了儿子孤僻的性格,决定带他出去走一圈,引导顾城尝试接触其他人。
顾工带顾城去重庆看渣滓洞和白公馆,尝试去接受一些事情。而顾城却哭着写下了一首充满绝望的诗。
这件事让顾工意识到儿子有明显的心理问题,但此时他正在自顾不暇,并且以他的能力也无法改变顾城的想法了。
(顾城在激流岛)
时间一点点过去,顾城在诗歌方面的天分越来越明显。他开始尝试给杂志和报社寄作品,慢慢成了文学界小有名气的诗人。
1978年,顾城的作品被广泛传播,一跃成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他通过报纸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孤寂的内心有了一丝波动。
1979年,23岁的顾城随父亲到上海生活。当时上海是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顾城刚来上海时,对这里的事物十分好奇,经常一个人出门闲逛,到了晚上才回家。
这天他像往常一样出去玩,等玩累了想回家才发现没带钥匙。顾城在门口气愤的砸门,终究想不出进门的方法,索性一气之下找人借钱买了回北京的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