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八年,兴城文庙满六百周岁。
导游词说:文庙位于古城东南隅,亦称孔庙,始建于1430年,是东北三省最古老、辽宁省内最大的一座文庙。
和古城内外的那些寺庙相比,文庙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别的庙宇,是帮人办事的。城隍保佑城池,菩萨关照心灵,也有寄予怀想的,托以悠思的,驱邪避灾的。文庙不同,它讲的是“庙学合一”,作为庙的功能,文庙是祭奠孔子的场所。随着历史的发展,因应对文化先祖的追思,又在孔子的身边,增祀了历代先圣、先贤和先儒,文庙成了一座古代“名人堂”。与那些供奉神佛的庙宇相比,文庙的祭祀偶像要更现实,更具体,诸般“木主”都是二千多年来“阐明圣学,传授道统”的巨大贡献者,曾经是现实的人,其事迹是脚踏实地的,其本领在经世致用,其修为讲究四维三立,“子不语怪力乱神”,受供奉的没有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人。
来到兴城,文庙是值得一看的地方,非常值得一看。
宁远古城592年的历史之中,记载了数次“武装强拆”。“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后金兵刀砍斧凿,以命相攻,最危机时城墙挖了个大窟窿。袁崇焕领明军用红夷大炮“拒迁”,宁远保住了,文庙留下了。解放战争,四野三纵攻打兴城,新缴获的美式榴弹炮轰掉了魁星楼,城墙也塌了一角,“动迁”成功,但古城回到了人民的手里,得到了修护。
新中国成立后,古城虽有特殊历史时段的磕磕碰碰,但并没伤筋动骨。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宁远古城在兴城县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成为显性问题。当时,古城格局还在,民房已经盖到了城墙根,有些地方已经开了口子。古城的现状唤醒了兴城人的保护意识,顶住了很多压力,兴城县委政府机关迁出古城。接下来,古城保护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到今天,城周已完成动迁保护,古城还在,文庙依然,明代卫城的文化复建正在稳步进行。
是因为幸运吗?这样理解就过于简单了。
最初的文庙,是一颗简单的种子。
公元1430年(明宣德五年),宁远卫城竣工。同时,在宁远卫东南建立了“儒学”,也称卫学、学宫。这就是兴城文庙的前身。
成文于景泰年间的《重修宁远卫儒学记》记载,最初的文庙,“不过茅屋数间而已”。这数间茅屋的“卫治庙学”,始创者有太监王彦、总兵巫凯、都指挥刘斌。太监是派来监军的,建庙学有监事权。总兵是军事主官,建庙学不由他分管。因此,始创三人中,直接负责的当是都指挥刘斌。
有史料称:刘斌,苏州崇明人,以都指挥佥事备御宁远,筑城、建衙,政理民安,卓有能声。
“卓有能声”的刘斌却仅仅盖了“茅屋数间而已”,可见宁远城初建时,财力物力是比较紧张的。初步解决了有和无的问题,难能可贵了。
“茅屋数间”能干什么呢?在屋角树起至圣先师牌位,搭起几行桌椅,领着孩子们念起子曰诗云,仅此而已。
别说“意思不大”的话。山海之东的宁远城里回萦起朗朗书声,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后世评价,有明一朝,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基本是对立的。成祖“靖难”,顾不上北边,于是蒙元残余向南压过来,北纬40度上下,汉蒙势力涨伏不定。后来,蒙古势力压迫至明朝辽东边墙一线,辽西走廊被迫成为华北辽东的“唯一孔道”。《兴城县志》记载,从1442年(宣德七年)开始,至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173年间,蒙古兀良哈部进犯辽西的大规模战事有30次之多。30次战事,基本是以戍边军民损兵折将、人口牲畜物资被掠为结局。明朝历史276年,辽西走廊一多半的时间受着“兀良哈边患”的折腾,再后来,女真人摆平了蒙古,“萨尔浒大战”后,始有“辽事”,整个大明朝,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都不消停,农耕文化退进关内的压力一直都在。
那样的年月,边墙以外,时不时就传来马蹄声响,登上烽火台,就能看见挥着弯刀的马队扬起的沙尘。戍守着长城边墙的明军,时刻都紧绷着神经,哨听着边外的动静。屯住在卫城、所城、大小堡子里的边民,过的是提心吊胆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还要祭孔读书、修文庙吗?
当然要。首先,是文人士大夫的心理需要,“辽海之间官僚卫士子弟得有所瞻仰而依归者”,祭孔读书是他们的心灵寄托;其次,是现实统治的人才需要,“夫学校之设,所以聚人才而教育之,似无与于庙也”,抵御边患署理政事,培训人才当然是第一要务;其三,这是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盖吾夫子之上传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之道,颜曾思孟以及群弟子则皆传其道也”,这是文化传承的需要。
数千年历史,北纬40度上下是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分水岭。两种文化或有进退,但是从文化传播的意义上看,农耕文明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古长城之外的所谓戎夷胡狄,但凡成了气候的,无不是以自身成功汉化为起始。曾经据有辽西的三燕慕容氏鲜卑,北魏元氏鲜卑,唐宋时期的辽国契丹、金国女真,以及成吉思汗的蒙元,都有重视儒学,祭孔、劝课农桑的记载。努尔哈赤立国,阖族汉化无所不用其极,请汉人做官管理国家,建学堂教后人祭孔读书。王公贝勒看不懂古代兵书,就拿着《三国演义》去打仗,这是为大众读者所熟悉的史实。华夏版图五千年,汉民族的农耕文明始终是最先进的文化。
因为,“箕子东而三韩化,裳衮南而闽风更”。无数史实反复说明先进文化的力量。在很多历史时段,大明朝虽然军力不济,但是,文庙的修建在两种文明对峙中,成为边塞之地坚硬的文化存在。
那份神圣,不仅高居在庄严肃穆的龛位之上,而且深植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