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怀古注释翻译,西塞山全文及译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10:01:56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 萧萧芦荻秋。

〔简析〕

长庆四年(824),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抚今吊古的诗作。

前四句形象地概括了一段史实,照应题面"怀古"字样。公元279年,晋武帝为统一全国,兴兵伐吴。王浚大造楼船,于太泰元年(280)正月率水师自成都出发,沿长江直下,东吴皇帝孙皓在长江要害处以铁锁横截之,进行抵抗。晋军用火炬烧熔铁锁,使之沉入江底,一举攻下了东吴都城金陵,同年三月,"皓乃备亡国之礼,……造于垒门"(《晋书·王浚传》)。首联中的"下"字和"收"字相呼应,一写王浚水师锐不可当的气势,一表孙皓政权迅速瓦解的形势。颔联承上,由怀古兴慨。颈联带过六朝的兴亡替废,隐然有人事代谢、此山依旧之感。这也正是诗人在《金陵怀古》所云"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的另一种说法。尾联承人事代谢,说当今天下一统,四海为家,面对往代的萧萧故垒,不禁兴叹。这叹息自然也暗含着对大唐帝国前景的隐忧。当时割据势力重新抬头,诗人把曾经占断东南的吴国的覆灭摄取入诗,未尝不是对分裂者们的严正警告。

对于本诗活脱的章法,后代的诗评家颇为称道。清代屈复说:"前四句止就一事言,五以'几回'二字括过六代,繁简得宜,此法甚妙。"(《唐诗成法》)纪昀也说:"第六句一笔折到西塞山是为圆熟。"(方回《瀛奎律髓》纪评)

此外,本诗成功地将历史事件的典型情节化为鲜明的形象,用来表明题旨;以含蓄的诗情表现深刻的内容;叙事、写景和抒怀统体浑成;酣畅流利的语言,都是本诗显著的特点。

西塞山怀古注释翻译,西塞山全文及译文(1)

〔注释〕

〔1〕西塞山:在湖北省大冶县东面的长江边,一名道士矶,是东吴江防要塞。

〔2〕王浚:西晋人,司马炎伐吴时,为龙骧将军。楼船:带有层楼的战船。益州:治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

〔3〕金陵王气:指吴国的气运。金陵:今南京市。王气:古人迷信,认为帝王所在的上空有一种特殊云气,国亡则"王气"消散。

〔4〕千寻:形容极长。古代八尺为寻。

〔5〕降(xiang)幡:降旗。石头:石头城的省称,即金陵。

〔6〕山形:指西塞山。寒流:指长江。

〔7〕四海为家:四海归于一家,即天下统一。

〔8〕故垒:旧时的营垒,此指西塞山。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