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张岱为什么痴迷于看雪,湖心亭看雪 张岱的心理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11:52:59

湖心亭看雪张岱为什么痴迷于看雪,湖心亭看雪 张岱的心理(1)

家乡的湖边雪景

近日,下了几天的雪。笔者走在家乡附近的湖边,欣赏雪景,看着白茫茫的一片,内心颇为舒畅,不禁想起了中学时代语文课本上的一篇文言文,《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张岱为什么痴迷于看雪,湖心亭看雪 张岱的心理(2)

杭州湖心亭雪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小品散文中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全文一百五十九个字,寥寥数语,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极度宁静,极度纯洁的雪夜湖景,冰清玉洁,凝练传神, 意境幽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以小品散文著称。他出生于官宦之家,家境优越,虽科举不第,但有才华,有情趣,有抱负。

他在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中曾这样评价自己: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

《湖心亭看雪》一文收录在张岱回忆录《陶庵梦忆》中,文章记录了作者在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的一次雪夜泛舟,在湖心亭看雪的情景,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大约公元1645年)。张岱在明亡以后,消极避居在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中学时代,我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并没有太多的思考和感触,只是觉得文章短小精悍,文字优美,意境空灵,是一篇不错的写景散文。

但随着阅历的增长,越来越发现这篇小品散文绝对不是仅仅在写景,总感觉话中有话,疑点重重,给人以云遮雾罩、扑朔迷离之感。

现代著名作家周作人曾说过,张宗子是个“都会诗人”,他所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所写的生活的背景。

笔者梳理了一下这篇文章中存在的几个疑点,稍作探讨,并尝试给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不一定准确,仅仅代表个人观点。与诸君分享。

一、为何夜间去湖心亭看雪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它在很多不同层面上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比如,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习惯于寄情山水,在天地自然中释放心灵,感悟宇宙社会人生。品茗论道,流觞曲水,踏雪寻梅,吟诗作赋,是常有的雅事,或者说雅集。

文章开篇就提到,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住在杭州西湖,某个时间段,大雪下了三日,人鸟声俱寂,作者在更定(夜间,具体时辰有争议)时分,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杭州西湖湖心亭看雪。

那么问题来了,根据生活常识,大雪下了三天,路面湖面大概率会结冰,不管是出行,还是在湖中泛舟,都有诸多不便,加上夜间视线没有白天好,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作者为何会选择在夜间去湖心亭看雪?作者在文章中并没有提及,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们只能去猜。

据史料记载,张岱出生在官宦之家,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后由于明亡之乱,隐居避世,劳碌半生,皆成梦幻。作为知识分子,张岱有着一般纨绔子弟不具备的高尚品格。作为亡明遗民,他不愿同流合污,不愿被世俗所束缚,依然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和旷达的性情,著书立说。

他之所以选择夜间去湖心亭看雪,大概是既不想见太多人,也不想被人见,保持一份自我精神上的宁静和独立。这是一种何等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背后也许又有几多无奈与心酸。也有一种可能,就是一时兴起,出去散散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二、独往何来两三粒

本文写于明亡后,其中"崇祯五年十二月"一句不用清朝年号,而依旧用明朝年号,可见作者对故国依旧恋恋不忘,也是他不仕清朝的心理暗示。

文中提到,作者“独往湖心亭看雪”,但后文又提到“舟中人两三粒”。这岂不是自相矛盾?还是说作者故意这么写,另有用意。文中没有解释,不得而知,我们只能去猜。这个画面,有点像悬疑电影中的片段,不禁让人细思极恐。

就实际情况而言,不排除这么两种可能,一是作者和舟中人不是同时去湖心亭湖边,可能有先去,有后去,但同时上船。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作者和舟中人不是同时上船,作者先上,舟中人在某个地方后上。

从文学作品意蕴角度来看,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实则内涵丰富。也许作者就是和舟中人一起去湖心亭,一起上船。作者自视清高,在他看来舟子虽然存在犹如不在。

通过后文,我们可以看出,舟子对作者夜间在湖心亭看雪是不理解的。但与湖心亭中人相见互为知己的情景,又暗示出自己知音难觅,也就间接说明了舟子都不是他的知己。“舟子”是客观存在的写实,“独往”是作者内心状态的反映。

一个"独"字境界全出,一方面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一面,不愿同流合污。另一方面,道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故国已去,故土难寻,物是人非,知音难觅,无人可诉衷肠。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在王朝交替的乱世中,依然保持知识分子独立的人格和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据史料记载,张岱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这和文中构建的“独往”的意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乱世,他也许玩世,但没有不恭,他也许玩物,但没有丧志,依然保持传统知识分子的名士风度。

三、金陵人有何意味

后文提到,作者看到湖心亭中有两人相对而坐,他们看到作者,非常高兴,想不到在这个雪夜,湖中竟然还有作者这样的人在泛舟,然后邀请作者一起饮酒。作者强饮了三大杯,道别时,问湖心亭中两人姓氏,得知是金陵人,客住在这里。

金陵,也就是现在现在的南京。1368年初,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1421年朱棣迁都至北京,以南京为陪都。明朝后期,政治腐败,各种赋税加重导致农民起义群起,期间女真后金从东北崛起。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随后清兵入关。1662年南明覆灭。

不知道湖心亭中这两人是不是真的是金陵人,还是说作者故意杜撰出来的,以言不可言之事。不管怎么说,金陵,在这篇文章中,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萦绕在作者心头的故国的象征。大有南唐后主“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感慨。

四、相公痴的究竟是什么

文章结尾,作者下船的时候,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么,舟子为什么说作者“痴”,为什么说更有痴似相公者?作者“痴”的究竟是什么?文章以此结尾,既留给读者思考弦外之意,又将文章的艺术表现力推向高潮。

在湖心亭中,作者在和湖心亭中两位金陵人喝酒的时候,聊了些什么,不得而知,就像山水画中的留白,给人腾出发挥想象的空间。根据上下文“大喜”、“强饮”语境推测,想必是聊得很开心,很愉快,很有可能,内心泛起相见恨晚、惺惺相惜之感。

而他们所聊的内容,大概率是和舟子不在一个认知层面,舟子大概率是理解不了的,故说他们“痴”。这里的“痴”,并非是傻,并非是执迷不悟,大概率是一种不被世俗理解的对故国故土的无限眷恋和感怀,是一种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是一种不愿随波逐流的高尚品格。在一般外人看来,这也许就是一种逃避现实,不愿接受现实的“迂腐”,也就是舟子所说的“痴”。

笔者由此联想到清末民初的大学者王国维,他的沉湖,至今是个谜,没有人知道真正的原因。也许他用这种方式来为大清殉节,为逝去的传统文化殉节,为落寞的知识分子殉节,在时人看来,也许就是舟子所谓的“痴”。

诚如《红楼梦》的开篇所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啊,谁又能理解,并感同身受其中的个中滋味呢?还是把那心酸的泪水憋进肚子里,留给时间冲淡吧。

如此看来,这篇小品散文,看似云淡风轻,寥寥数语,却勾勒出一个如此宏大的意蕴空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可言之语,更有蕴外之韵。就像是一副泼墨山水,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由此,这些疑点就像几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理解这篇文章的真正要义。

你们觉得呢,欢迎​

— END —

作者简介:,自媒体自由撰稿人,安师大汉语言文学学士,曾任安徽青年报小记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