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六国论》的观点,六国之所以灭亡,在于六国没有团结起来反抗暴秦,使得秦国各个击破,一统天下。
我是高中时学习这篇文章的,当时觉得很不服气:“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七国争雄的局面不可能天长地久,“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把六国看成一个整体,根本就是错误的。
后来读书多了,阅历也丰富了,再读这篇文章,有了不同的看法。
《六国论》的作者是苏洵,就是著名的苏东坡的父亲,“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生活在北宋王朝。而北宋一朝,抑武崇文,对外妥协,从“澶渊之盟”到亡国,无一例外是花钱买平安。这种国策受到正直的文人士大夫的反对。
但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文人只能发发牢*,真正打仗,还得是武将。而宋朝的武将受到压抑,在朝堂之上几乎没有发言权。所以抗击外敌,基本上停留在文人的纸上。
苏洵这一篇文章,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所作。他以强秦比喻少数民族政权(从时间来看,当时对北宋威胁最大的,应该是辽),以六国比喻北宋内部,以秦灭六国来警示当权者,希望宋室能够团结抗敌。
了解了这样的政治愿望,再看文中的逻辑错误,就不会嘲笑作者认识水平了。因为,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