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六国论的不实之处,六国论苏洵的论证是否正确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1 13:18:12

苏洵六国论的不实之处,六国论苏洵的论证是否正确(1)

苏洵《六国论》作为一篇示范性的散文编在了人教版教材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的首篇,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对其文章内容的梳理和写作方法的学习。如果不是文科学生,或者没有老师带领强调质疑,很少有学生会注意到文中有多处叙述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

赵国灭亡时间

苏洵六国论的不实之处,六国论苏洵的论证是否正确(2)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文中说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根据史实,秦国灭掉六国的顺序为韩、赵、魏、楚、燕、齐,赵国是六国中第二个灭亡的。

公元前229年,秦大举兴兵攻赵,王翦统率上地的军队,攻占了井陉。杨端和率领河内的军队,羌瘣攻打赵国,杨端和包围了邯郸城。公元前228年,王翦、羌瘣全部平定打下了赵国的东阳,俘获赵王。赵公子嘉率领他的宗族几百人到代地,自立为代王,向东与燕国军队会合,驻扎在上谷郡。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的儿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

荆轲刺秦的争议

苏洵六国论的不实之处,六国论苏洵的论证是否正确(3)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这一说法不妥当。从《荆轲刺秦王》一文我们知道,荆轲之所以要行动,是因为“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秦兵旦幕渡易水”,兵临城下,不得已采取的应急措施,课文颠倒了因果。

《史记》记载秦军俘获赵王后,他们又想率兵攻打燕国,驻扎在中山。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担心秦国军队打到燕国来,十分恐慌,所以就派荆轲去刺*秦王。秦王发觉后,处荆轲以肢解之刑示众,然后就派遣王翦、辛胜去攻打燕国。燕国、代国发兵迎击秦军,秦军在易水西边击溃了燕军。

燕赵国君的评价

“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评价不当。如果他们国君真有远略的话,应该知道必须在韩魏受敌时互相帮助。而不只是死守着自己的国土,结果也没守住。秦国意在吞并各诸侯国,等秦灭了其他几国之后,其实力提升,疆域扩大,到那时,燕赵即使再强上十倍,也只能落个亡国的下场。

燕国后灭亡的原因

苏洵六国论的不实之处,六国论苏洵的论证是否正确(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