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苏洵说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燕的地理位置距离秦国最远,秦王奉行的是先王“远交近攻”的战略,在秦统一天下的计划中本来就排在后面。但秦王并非死守这一条战略,他同时又采用了新的策略,即间谍活动。嬴政采纳李斯等人的策略,重金收买关东六国权臣,离间其君臣关系。燕国后灭亡是符合秦的策略的。
子孙对待土地如草芥“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都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不珍惜。这样的评价不是很合情理。统治者都知道土地对王权的重要程度,很多时候战争就是因为争夺土地而爆发,绝不会轻易丢弃,即使割地求和,也一定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正如司马迁的《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的内容,魏惠王的军队多次被齐国和秦国的军队击败,魏国国内空虚,一天天地削弱,魏惠王非常害怕,就派使者割让河西地区奉献给秦国做为求和的条件。割地求和只是求生的一种手段和策略。
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
秦灭六国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应该是从商鞅帮着秦孝公变法强国的时候开始,中间经过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不断向东方蚕食、扩张,到秦始皇的统一,可以说是有计划地进行的。
从秦孝公开始,秦一直注重网罗天下人才,即使中途出现了“逐客令”,也因李斯的谏言而废除。商鞅虽死于非命,但是他的很多政策已经深入人心,一直在秦国实行下去。从经济上、军事上大大增强了秦国的国力。
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一,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不遵史实原因苏洵写这篇文章时,宋朝奉行的贿赂求苟安的策略,面对敌人契丹(辽)和西夏不敢对抗。当时,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让契丹和西夏更加肆无忌惮,加重了人发的负担,损害了国力。
苏洵对这种赂敌偷安的政策非常不满,为国为民担忧,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写了这篇政论文,希望当朝统治者引起重视,改变做法。
苏洵是社会问题的专家,他的笔下这些不尽符合史实的叙述和议论。作者引六国破亡的目的在于讽今,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才特意出现了不尽符合史实的论据。
END
补充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属“唐宋八大家”之列。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三字经》对其描述为“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