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物种中的两种埃氏蝾螈
然而根据定义,在上图中的1与2没有生殖隔离,则1与2是同个物种;
2与3没有生殖隔离,则2与3是同个物种。
以此类推,1与7理应也能杂交繁殖,同属一个物种。
而事实却颠覆了这番认知:1与7即使距离相差不远,却出现了生殖隔离。
这便是环物种对传统理念带来的猛烈冲击。
明明近在咫尺,为何偏偏存在着无法逾越的鸿沟?
问题还是出在这个诡异的圆环上。
通常由一个中间种群在时间推移下,产生两个或多个方向的扩散发展。
而上图中4号种群所在区域,往往是环物种最开始聚集的地带。
分布扩散大致情况
每个方向产生的变异都是不确定,且相同概率几乎为零。
因此在漫长的岁月后,当它们形成接近环状的两端终于有幸会面,却发现互相已经无从交流。
这种交流障碍不仅体现在表达上,更体现在基因中。
1942年,迈尔基于在几个物种中发现的这种奇特现象,提出了环物种的概念。
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发现了北极圈周围的银鸥、青藏高原的暗绿柳莺和加利福尼亚中央山谷的埃氏蝾螈都表现出环物种的现象。
而在2012年,在植物中也发现了第一例环物种案例。
一种学名为大戟的蔷薇类植物在加勒比海周围同样呈现环形生长与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