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下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什么意思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3 17:58:52

孔子晚年周游列国,在卫国这段时间处于很多矛盾的旋涡,孔文子事件只是其中之一。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孔文子做事是有缺陷的,在《论语·宪问》这一篇里,孔子还评价了孔文子: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

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这是孔子回到鲁国之后和季康子见面,谈论卫灵公无道现象的记载。卫灵公宠爱小老婆,将太子赶跑,季康子作为鲁国的执政者听了就不高兴,便问:如果像您说的这样,他为什么不亡国呢?言外之意是对孔子所说的话不认同。而孔子又说:因为有仲叔圉帮他搞外交,有祝负责宗庙、鬼神的事,还有王孙贾管理军事。有这样三大贤人,他怎么会亡国呢?

仲叔圉就是孔文子,祝是负责祭祀的人。祝是一种职业,也就是祭祀的时候向鬼神传达敬意的巫师,祭祀完成之后他们又会向人传达鬼神的赏赐。《左传》记载了祝的一件事,卫蔡争盟的时候,有一个礼叫作“歃血”,歃一些动物的血,谁先喝意味着谁的地位高。蔡国人认为应该他们先喝,理由是当年周王分封的时候,蔡叔比卫国老祖康叔年纪大。卫国人见此不知所措,祝就站出来说按照历史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周王分封的时候并不是按照年岁来定,而是按照德行。根据德行的原则,并不能说明蔡叔的年纪大就可以先歃血。祝作为负责宗庙的人,他了解历史和宗教,这一番话就为卫国挽回一局。孔子听说这件事之后还赞美他有学问、伶牙俐齿。

当时的鲁国有三大家族分割国家权力,其中最大的一家就是季氏家族,康子就是季氏家族的掌门人,他也掌握了鲁国的大政。当他对孔子的话表达疑问的时候,孔子却说卫灵公虽然无道,但他善于用贤才。这样的回答让季康子有点自取其辱,因为暗讽了季康子的手下并没有孔文子、祝和王孙贾这样的贤才。由此可见,孔文子在孔子的心目中是很有才*一个人。

在孔文子去世后,孔子斟酌了他的一生:其一,他有才干;其二,他有缺陷。还有一个特点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孔子最赞赏的一点。《论语》最强调的一个品质就是好学,因为好学的人不俗气。我们的人生像一条河流,你将源头斩断,挖再大的水池注水也是死水,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才能保证源头有活水。虽然孔文子嫁女儿的事和他的夫人与人私通的事不好,但他通过学习改善自己,所以能够治宾客。朱熹在《四书或问》里谈到孔子如何评价他人,认为孔文子好学而成为一个贤人,他的好学精神遮盖了那些缺陷,这也反衬出孔子对学习多么重视。

课本里的《论语》

敏而好学下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什么意思(5)

《课本里的〈论语〉》是北师大教授、《百家讲坛》名师李山老师特意为孩子打造的《论语》精读本。内容覆盖中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论语》“学而时习之”“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举一反三,因材施教”“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字句,李山老师将这些字句摘选出来,还原到所在《论语》的章节,进行句义串讲,同时不局限于小学教材,结合《论语》全书以及其他儒家经典,以及《左传》《史记》等史书中的故事,对其进行阐发。在阅读中拓展了孩子知识边界,提升了孩子古文阅读力、理解力、逻辑力。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

欢迎读者朋友转发分享

媒体转载请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课堂内外》主创团队

敏而好学下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什么意思(6)

敏而好学下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什么意思(7)

敏而好学下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什么意思(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