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谁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解释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3 21:29:31

明代有两副对联都很有名但意思截然相反背道而驰,却都传诵流传家喻户晓。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历朝历代,老师们都教育学生们不仅要好好读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对联造句对称工整,连用叠字,琅琅上口。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抒发了文人志士胸怀天下的远大抱负。但对联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这幅对联现在悬于无锡东林书院的依庸堂,出自明代东林学者顾宪成《名联谈趣》。无锡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公元1111年,是明朝最为著名的一座书院,很有影响力,类似于今天国家“双一流”名牌大学。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的嫡系高徒杨时长期在此讲学。古时候尊师重道的气氛推动了民众纷纷向学读书,文人学者在书院讲会非常流行,相当于今天各种学术讲座、高峰论坛。可惜后来书院荒废了,再重建,又荒废,重复几次。直到明朝万历32年即公元1604年,无锡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修复书院,在此论道讲学,全国学者呼应,一时声名大噪。东林书院也逐渐成为江南人文荟萃和议论国事的中心。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 ”,读书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关心国家,关心政治,关心天下之事,多用心体会世间百态,承担社会责任。但后来东林书院原址被毁,书院的学士们转移至无锡其他地方继续讲学。时过境迁,岁月流逝,曾经的辉煌已成烟云,唯这风声雨声读书声,依旧入耳。

无独有偶,明代还有一副对联:“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出自明万历《古今贤文》。这幅对联也是家喻户晓。初看似乎与顾宪成的对联截然相反背道而驰。但若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其含义也就令人会心微笑了。如果学生求学阶段,勿受外界杂事干扰全神贯注读书专心学问,这是一种治学境界应该倡导。如果是为人处世,不管不问社会不关心他人,那就不免太狭隘个人主义,脱离大众失去朋友,缺乏责任担当。如果是面对人际关系中无关紧要的小矛盾或小摩擦,采取退让避开埋头读书来息事宁人,那倒不失为化解冲突一步妙招。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谁写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解释(1)

对联现在悬挂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拥堂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