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儒家四部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侧重于不同的内容,但一些基本命题未变。我们从中抽绎出来,加以解释,让大家有一个宏观上的认识。对于每部经典章句式的解析和讲授,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在传播知识、阐明道理的同时,在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上加以考虑,比如,对“远”的解析。远,不只是一个空间距离的概念,还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我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因为只拘泥于空间上的思考,而不能直达事物的本质。期望能由此对大家的创造性思维,起到一定的帮助。但无论哪种讲法,都不以脱离经典本意为原则,无非让大家开拓思路,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经典。最终,达到传播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
开场白:站而为教。有教立道。坐而论道。
今天与大家作一场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延绵连续至今,其中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个名字就是——孔子。如果没有孔子,我们很难想象中国历史会是一个什么样子,中国文化又是一种什么形态。孔子人格的伟大,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让我们在2500年之后,依然对他念念不忘,依然要学习他、研究他。
今天我们这个短暂的讲座,也是以孔子的学说为核心,就儒家几个命题中的关键词,谈谈个人的一些理解和体会,与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孔子像
引 子:大家之所以共同坐到这里来,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人文。
什么是人文?
我们先举简单一个例子。
把一只动物放在这里——比如一条小狗、一只小猫、或者一只鸟,然后,在这只动物面前放上一面镜子。那么:这只小狗、小猫或者小鸟,会有什么反应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做过这个实验。
结论是,它没有什么反应。因为它不知道镜子里和它一模一样的动物就是它自己。有一个例外,就是猴子。猴子站在镜子面前,会用爪子挠里面的那只猴子,还会跳开镜子,看镜子里的这一个什么反应。由此,它发现镜子里面的那一个和自己一样,就是它自己。但是很遗憾,它并不知道自己和镜子里的自己什么名字,它们是什么关系。
谁知道呢?
——人,只有人知道它是一只猴子。也知道那是一条狗,这是一只猫,还是一只鸟。人,不但知道猴子叫猴子,还知道自己叫人。
那么,为什么人知道而动物包括猴子不知道呢?
这是因为:
人=动物 非动物性=动物 人性
通常,我们会忽略人的动物性,而只用人性。即:
人=人性
人是什么?
人性=人 符号性=人 文化
文化,使人成为人,而不是一介动物。
人 文化=?
人 文化=人文化成=人文
人,完成文化的学习过程,即人文化成。
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就让他远离人群。比如狼孩——这大家都知道。那么它也只是一个具有人形而脾性是类似于狼的动物。一直到把它带到人间,重新融入社会进行教化再慢慢变成人,但作用已经非常有限了。
动物性,往往说成是一种本能。一种肌体的能动反应。这种本能性,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它和一个人的高矮胖瘦关系不是特别的大,无非有的人本能反应稍微快一点,有的稍微慢一点。那么,区别人与人之间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是性格。这一点也不错,性格的差异,构成我们这样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但当我们融入这个社会的时候,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或者说决定你命运的,就不再是你的性格,而是文化。而过于外露的个性,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大家看,文化多么的重要!
那么,人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
“人文”一词是《周易》中的《易传》首先提出的,泛指人类文明。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以及人类所从事的实践活动,都属于“人文”。但是《易传》认为,所有这一切都不能离开自然界,且只能在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去创造,去完成。这就是“人文化成”。《贲·彖传》卦辞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包括“地文”)代表自然界的变化生生之道。按照《系辞》、《说卦》所说,天之道为阴阳,地之道为柔刚,刚柔交错而生变化,变化而生生不已。
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治国家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的运行规律,以明耕作渔猎之时序;又必须把握现实社会中的人伦秩序,以明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等级关系,使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并由此而推及天下,以成“大化”。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可见,所谓人文,标志着人类文明时代与野蛮时代的区别,标志着人之所以为人的人性。
人文,倒过来是什么?是:文人。古代,文人,是文化最直接的工作者,从事的是文化的传承、传播与创造。譬如,今天我所从事的工作与研究,属于人文领域,我就是一名文化工作者。
言归正传。先从一个词开始。
——高瞻远瞩
大家都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吧?站得高看得远的意思,对不对?现在我们把这个词倒过来,看怎么写?
高瞻远瞩——远瞩高瞻。
是说,知道了要看远处,你才知道去找一个高处,去看远处。知道了什么是远,你才能知道如何如找一个高处。
那么,什么是远?什么是高?
先讲什么是:
高看图:右边是根柱子,这个人爬上去,看到对面山上——就是中间这个——有一个人,就对他说:“你看,我没有那么费劲爬到山上,不是和你一样高吗?不是和你一样看得远吗?”
看谁爬得高!
山上的回答说:“你转身往左看,那里也有一个人,也和你也一样高。”
柱子上的人很费劲地转过来一看,确实也有一个人,和我们一样高,但他是在一座山脉上,要爬上去会更费劲。
正巧,这时候一阵大风刮过来,柱子开始摇晃,人在上面站不稳了,跟着摇晃起来,三摇二摇,三歪二歪,怎么样?一歪,就不正了。不正,倒下去,掉下来了。一阵风来,它就飘摇,然后轰然倒地了。
单根的柱子,经不起风吹
为什么他倒下去了呢?倒下去,还能看到远吗?看不到远了。不但看不到,连自己在哪儿都不知道了。但是,这座山,这座山脉,却稳稳当当地永远伫立在那里,供后人攀登,仰望。有一个词,叫高山仰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柱子上的人一刮风就掉下来,而山上的人没事呢?谁最稳呢?
再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