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鲁迅的文章,以抨击和讽刺见长,但亦不乏温暖动人的笔触,其中最典型的一篇便是被中日两国同时收录到语文课本中的《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名叫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时的解剖课老师,他原本只是一位平凡的日本医生,却因鲁迅的一篇文章名声大噪,成为家喻户晓的“良师”代名词。
他,真的值得。
(鲁迅《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出生于日本福井县的一个医生世家,祖上五代都是医生,到藤野严九郎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仍在延续家族事业。
1901年10月,藤野先生应聘到仙台医科专门校(现日本东北大学)任解剖学讲师,1904年7月,升格为解剖学教授,同年9月,鲁迅作为第一个中国留学生进入该校,与130多位日本医学生一起学习现代医学。
这一年,藤野先生30岁,鲁迅23岁,二人相差只有7岁而已。
(年轻时的鲁迅)
彼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不过10年,清朝的惨败给日本留下了羸弱不堪的印象,再加上受到日本军国主义的影响,所以当时的日本人对中国人普遍抱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同学们都瞧不起来自弱国的鲁迅,就连他考试及格都被污蔑为作弊。“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是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的原话。
唯有藤野先生对鲁迅一视同仁,关怀备至,还照顾他的语言不通,主动帮他改讲义,单独辅导他的课程,永远那么平易近人,永远那么诲人不倦,永远那么态度和蔼。
(《藤野先生》插图)
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文化也格外感兴趣,曾向鲁迅请教过中国女人裹小脚的事情,解剖实习时,还非常贴心地对鲁迅说:“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
后来,鲁迅因为在观看日俄战争纪录片时,被中国人的麻木不仁所刺激,决意弃医从文,志在唤醒中国人的精神。
做出这个决定之后,鲁迅怕藤野先生伤心失望,于是对他说了个善意的谎言:“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但即便如此,藤野先生的脸色还是有些悲哀和凄然。
临行之前,藤野先生特地把鲁迅邀请到家里,送给他一张自己的照片,并在后面亲笔写有“惜别”字样,抬头为“谨呈周君 ,落款为“藤野”。
(藤野先生送给鲁迅的照片)
藤野先生还说,希望鲁迅也送他一张照片作为留念,但当时鲁迅并无照片,藤野先生便只能叮嘱他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二人经此一别,便失去联系,再无音信了。
对于藤野先生,鲁迅一直怀有极为深厚的感情,他改正过的讲义,鲁迅专门订成三厚本,收藏着打算作为永远的纪念,只可惜后来在搬家的时候丢失了。
不过,藤野先生的那张照片,鲁迅却一直挂在家中的东墙上,“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他便勇气大增,“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鲁迅说,藤野先生是他一生中最感激的一位恩师,给了他最大的鼓励、最深的影响。鲁迅还说,在他的眼里以及心里,藤野先生的品格是高尚而伟大的,这种“伟大”源于:“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不难看出,鲁迅给予了藤野先生至高无上的评价,虽然他是个日本人。
(鲁迅,本名周树人)
1926年,鲁迅因遭到北洋军阀极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不得已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10月12日,鲁迅写下此文怀念藤野先生。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同年12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1936年10月19日,中日正式开战的前一年,鲁迅去世,终年55岁,至死都想知道藤野先生的消息。
1945年8月11日,日本宣布投降的4天前,藤野先生在故乡福井逝世,终年71岁。而早在此前的1915年,他就因“学历不够”,被迫“请求辞职”,失业回到福井开了私人诊所,在家乡当起了默默无闻的医生。
战后,藤野严九郎先生被认为对中日友好作出了杰出贡献,1983年,鲁迅的故乡绍兴市和藤野的故乡芦原市结为友好城市。(注:日本是县下设市,就是说县是比市大一级的行政单位,藤野先生的故乡芦原市是位于福井县北端的一个市)
(日本藤野严九郎纪念馆,原为藤野先生故居)
如今,在日本福井县,不仅有藤野先生纪念碑,还有藤野严九郎纪念馆,在他任教过的日本东北帝国大学(1915年,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并入了东北帝国大学 ),还专门设有“东北大学藤野先生奖”。
更重要的是,随着《藤野先生》一文被收录到中日两国语文课本,影响了几代人,他的名字也广为人知。
这一切的荣耀,都与鲁迅有关。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