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诗书画界的怪才,连皇上都对他刮目相看;画竹无人能及,穷得靠卖画为生也依旧不卑不亢,风骨犹存。
他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却直到49岁才得到一个七品芝麻官,又因拒绝奉承,丢了乌纱帽。
他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却大彻大悟“难得糊涂,吃亏是福”。
此人就是清朝第一怪人,身居“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
郑板桥才华横溢,正义凛然,按道理说这样的人生应该一帆风顺?可是他并没有。
反而一生跌宕起伏,让人对他有怀才不遇的惋惜。可又被人津津乐道,流芳百世,他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俗话说:“人无癖,则无趣”。有癖,说明性情真,不虚伪,郑板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有癖之人。
都说字如其人,他的字便十分古怪。当时,人们皆追捧黄庭坚、赵孟頫,他却想:“为何不能有自己的字体?”。
于是在“八分书”汉隶中加入行楷草,还美其名曰“六分半书”。
初看他的字,给人一种凌乱的感觉,被称为“乱石铺街”,但细细揣摩,就能看出错落有致,自成风格,后来还成了有名的“板桥体”。
“怪癖”让他不世俗,不随波逐流,而是独树一帜。
性格决定命运,不向世俗低头,注定他一生不走寻常路,而这条路并不好走。
他是难得的清官,却在60岁时被迫辞官,生活穷困,只能靠卖画求生。
即使这样他依旧脱俗的个性:“达官贵人不卖、钱够花时不卖、不高兴时不卖”,最重要的是还看人品。
凡是坏事做尽的富绅,纵使出高价,他也不给他们画,还吟诗调侃:“有钱难买竹一根,财多不得绿花盆,缺枝少叶没多笋,德少休要充斯文。”
据说,有一个豪绅想巴结官府,求他题写一个门匾。郑板桥想戏弄他一番,于是写了“雅闻起敬”,上漆时,叮嘱漆匠只漆字的一部分。
不久,未上漆的部分暗淡,上漆的部位越发清晰,远看,竟成“牙门走苟”(衙门走狗)。害得豪绅被官府抓去,重罚20大板,并被拘留一个月。
因此,郑板桥还得罪过不少豪绅和官府的人,这些人会经常破坏他的生意,即便如此,他还是毫不认怂,对抗到底。
这样的郑板桥更像是茫茫人海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了心中的那股傲气顽固得可爱,着实可敬。
试问,还有谁能如此洒脱呢?正如蒋士铨所说:“未识顽仙郑板桥,其人非佛亦非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