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的深度解析,后赤壁赋全文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5 11:00:00

《后赤壁赋》创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十月,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重要作品,可以作为了解苏轼在黄州时期心理状态的重要资料。此文与《前赤壁赋》为姊妹篇,两文的写作仅隔三月。


后赤壁赋的深度解析,后赤壁赋全文(1)

前赋中“苏轼把人生的解脱归之于理,从理性上论证物我皆可无尽,短暂的生命融入自然即可永恒”。那写于三月之后的此文又意欲何为呢?历代方家对这一问题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求索不已。明人袁宏道在《苏长公合作》中讲到“《前赤壁赋》为禅法道理所障……后赋平叙中有无限光景,至末一段,即子瞻亦不知其所以妙。”至于有何风光妙处,袁公未予明言。

那苏轼在他的文章中到底想要寄寓的是什么呢?《后赤壁赋》中,苏轼的情绪变化是不容忽视的。短短的文字中,苏轼围绕着“游”字向我们详细交代了“游前———游中———游后”的游览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苏轼的情感变化是极为微妙的。

后赤壁赋的深度解析,后赤壁赋全文(2)

游前,作者置身美酒、贵宾、佳肴之中,所需皆备,一句“顾而乐之”道尽了这种情绪。到赤壁之下,虽是小别三月,却已“江山不可复识”;登山之时,“二客不能从”,只得独自“摄衣而上”,月白风清、木叶尽脱的孟冬之景也在瞬间变得如虎豹、虬龙般令人生畏。身处此时此境,苏轼的心情已经由乐悄然而恐、而悲。既然“凛乎其不可久留也”,苏轼也就只能“反而登舟”。

至此,“游”已经基本完结,情感的变化也已梳理清晰了,但文章结尾苏轼又貌似多余地写了那段一鹤一道之事。大师的举手投足间皆有寓托,最后的一鹤一道更非多余。这一鹤一道不是苏轼随意瞥见,亦非胡思乱梦。它们本身既有深刻的文化意味,更有苏轼的独特寄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很多自然物象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鹤就是其中一例。

后赤壁赋的深度解析,后赤壁赋全文(3)

鹤,特别是“玄裳缟衣”丹顶鹤,在传统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它承载着闲适、清雅、长寿、吉祥等文化意义,常与神仙联系起来,又称为“仙鹤”。

而其后出现的道士在传统文化中的意义亦是不一而足,至少可以从炼丹服药、求道升仙的宗教之道和深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之道两个层面理解。

后赤壁赋的深度解析,后赤壁赋全文(4)

苏轼笔下的孤鹤与道士为何于此出现,又具有什么样的含义呢?其实,细细地品读文章字句,我们会发现“子亦惊寤”四个字,其中意味非凡。梦中惊醒,苏轼又貌似多余地加了个“亦”字。

这显然有苏轼的双关之意:醒来的不止是苏轼的身,还有那颗蒙尘的澄明之心;他从船中夜梦中醒来,也从自己的执念和贪恋中醒来。

正如六祖慧能所讲:“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苏轼反反复复地在作品中表现这样的主题,不仅不能证明他的彻悟与解脱,反而印证了苏轼内心的执念与贪恋。这种贪恋既是指外在的仕途,又指内心的家国理想。我们不能苛求苏轼无法超脱的人格局限,这几乎是所有封建士人的命运悲剧。

具体到这篇《后赤壁赋》,苏轼真正恐而悲的,不只是赤壁的孟冬之景,还有在黄州感受到的庙堂之渺远、仕途之渺茫、贬居之困顿。在被贬谪的命运面前,与苏轼经历相同的迁客*人们无不有着一种“求之不得,欲罢不能”的矛盾情绪。

后赤壁赋的深度解析,后赤壁赋全文(5)

面对高高在上的庙堂与君王、虎视眈眈的谗佞奸邪,苏轼只能让自己再豁达些,再坦然些。而此时苏轼笔下的孤鹤与道士的意义也就逐渐明确了:孤鹤身上承载的是与苏轼精神上有极高相似度的闲适、清雅、孤傲之意,契合的是苏轼人格独立,不欲与之同流合污的精神坚守;其后出现的道士不是求道升仙的宗教道士,而是有着勘破世间一切执迷的智慧。

这一鹤一道不是无缘无故而来,而是特地来让苏轼这个迷途羔羊“惊寤”:既然道生万物,那也必然是万物同宗,殊途同归。既然殊途同归,面对这贬谪的黄州山水,何不豁达、坦然?何不“顾而乐之”?人心不可欺,自己的心更难欺。既然“求之不得”之后总是“欲罢不能”,那些自我的忘情也就只是暂时的起效。

既然现实的路艰危困窘,苏轼就只能不断地为自己写下一篇篇类似于《定风波》《赤壁赋》的诗文。

正如鲁迅所说:“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苏轼虽然有着大多数封建士大夫对仕途执迷、纠结、放不下的毛病,但他毕竟个战士,是个执着、洒脱的战士。开解困顿的人生,对苏轼而言,是一场经久不绝的精神突围,《后赤壁赋》不过是其中的精彩一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