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经典诗句,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成语

首页 > 教育 > 作者:YD1662024-05-06 10:57:18

华夏民族淳朴善良,热爱劳动,古人日出而作,面朝黄土背朝天,靠着辛勤的双手,丰衣足食,更创造了无数的物质财富。劳动者是光荣的,他们自食其力,不畏艰辛;劳动者是伟大的,他们勤劳勇敢,品质高尚。广大劳动人民虽然默默无闻,他们的事迹却又经常可歌可泣。

自古以来,歌颂劳动者的诗词层出不穷。农户晨理荒秽、带月荷锄,渔夫扁舟沉浮、出没风波,还有蚕妇入城卖丝、归还洒泪,山家盼望天晴、焙茶晒谷,诸如此类的优秀作品数不胜数。下面分享的是“五一”佳节,欣赏两首七律,比喻形象,字里行间充满了赞美之意。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经典诗句,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成语(1)

伐木赠董汉芩

现当代 · 聂绀弩

弃被抛裘入老林,一冠一锯一提琴。

满怀流水高山意,一片苍松翠柏心。

冬至袄冠争蝶舞,夜深弓锯共龙吟。

明朝风卷人琴去,墓志滇南董汉芩。

诗的大意是:丢下被子、扔掉皮袄,前往深山老林去伐木,随身携带的只有破帽、旧锯和提琴。溪涧淙淙,仿佛在诉说着高山流水的经典故事;诗人对朋友的一片心意,就像苍松翠柏扎根青山那样坚定。

寒冬到来,用力伐木时也会满头大汗,敞开的衣襟、放松的帽翅,就像蝴蝶一样争相飞舞;夜深人静,琴弓拉弦声和锯子伐木声交织在一起,宛如龙吟一般在山谷里回响。如果明晨大风卷走人和琴,是否可以在你的墓碑上刻上“滇南董汉岑”的字样?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经典诗句,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成语(2)

诗人与来自云南的才子董汉芩一起上山劳动,董才子喜欢音乐,闲暇时经常拉小提琴,既能自娱自乐,又可排遣心中郁闷。所以当他收拾完伐木工具之后,依然不忘拿上自己心爱的小提琴。由于需要带到山上的东西很多,他们只好“弃被抛裘”,轻装深入“老林”。

介绍完准备工作之后,诗人接下来又继续抒写彼此间的友情。“流水高山意”化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诗人对董才子的欣赏之意;“苍松翠柏心”,比喻意志坚定、品德高洁的精神品质。如此评价,彰显出诗人与其感情深厚,也为结尾打下伏笔。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经典诗句,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成语(3)

颈联描述伐木的场景,作者用凝练的语言,浓缩了山中工作的情况。寒冬时天气很冷,他们却挥汗如雨;茫茫夜色中,诗人伐木,才子拉琴,刀斧和弓弦共鸣,真可谓苦中作乐。“袄冠争蝶舞、弓锯共龙吟”,采用比喻手法,极其形象,令人如临其境。

结尾乃是调侃之辞,由于山风太大,诗人担心他们睡着后会被狂风刮到悬崖下面,于是幽默地操心起董才子的后事。这两句呼应颔联,传达出彼此深厚的友情。全文比喻生动,描写细腻,堪为佳作。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经典诗句,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成语(4)

电焊工

作者:罗景萍

焊枪一把手中拿,襟抱常飞七彩花。

闪亮高空云浪里,绽开幽壑野山崖。

汗流盛夏追风雨,冷落隆冬伴雪沙。

多少天南连地北,人间描画万程霞。

诗的大意是:师傅手中拿着一把焊枪,胸襟处经常飞溅起七彩的火花。有时在云浪翻涌的高空作业,焊枪发出的光亮,就像一颗颗闪烁的流星;有时在陡峭的山崖焊接,绽放的火花,又会轻盈地飞落到幽深的壑底。

盛夏之际,不停滚落的汗珠,仿佛在追逐着风雨;隆冬季节,遇冷凝结的铁疙瘩,又会陪伴着地面的冰雪。一年中总是天南地北地奔波劳累,师傅们用辛勤的双手,为世人描绘了一幅绚烂的霞光。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经典诗句,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成语(5)

烧电焊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技巧,而且还对体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工人师傅们有时必须弯腰,有时还要躺倒,尤其是高空作业时更是如履薄冰。他们穿着厚厚的工服,手中还要抓紧防护镜,为了及时完成任务,师傅们经常要连续操作几个钟头,实在非常辛苦。

诗人为了写好这首诗,即使没有亲身体验操作过程,也一定经过了细致观察。开篇采用比喻手法,将电焊时四溅的火花比作“七彩花”,极其贴切。颔联分别描绘“高空、幽壑”的独立画面,传达出操作的难度和工作的艰辛。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经典诗句,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成语(6)

颈联尤其出彩,汗水挥洒、铁花溅落,展现出一幅辛勤劳动、不舍昼夜的壮观场面。一个“追”字,炼字精准,刻画出汗珠和雨水混合在一起的情形。“伴雪沙”三字,更是道出作业环境极其艰苦,也反衬了工人师傅们不怕吃苦、任劳任怨的高贵品质。

结尾表达赞美之情,担任电焊工的师傅们大多是出身贫寒,又没有太多的文化,只好干一些又脏又累的工作。诗人怜惜他们“天南地北”地不停奔波,同时也赞美师傅们“描画万程霞”,评价极高,又充满诗情画意,值得大家拍手称赞!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