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编一个能吸引所有人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的内容、用词、必然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听之下不会有疑义,巧妙使用文字,各种技巧尽量吸引听众,最后用到了先声夺人,文字图像化,加入了神秘感,层层递进的语句调动听者的想象力等。
且从先声夺人开始,到故事转回开始之前,要尽量不断加强听者对故事的吸引力,然后再急转直下,其喜剧效果才会出来。所以故事不能太长,要在常人的专注力消退前结束。这些都是修饰前预设的前提。
设置前提之后,当时对开篇用词也是很重视的,用什么词开篇呢?小时候听故事、看故事、用得较多的开篇词有;“从前、古时候、在……时候、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前等”。将这些常用的词想了一遍之后 ,最后决定用从前从前来作开篇词,选这个重复的词,应跟自小喜欢古诗词有关,因从前从前读起来较为急促,有强的节奏感和冲击力,说时稍提高声调,起到先声夺人之效。(当时想到日后讲故事的情景是面对众人,是要一下子吸引住周围的人。后来传播的版本更多时候就只有从前一个单词了,如一人对一人说,那也无甚分别 ,但如对多人而说那就有失其妙了)选词虽费了些时间,但没觉得有难度,在行走到约100米处就完成了。
这个故事是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作为超越对象而产生创作动力,以无限循环为文体结构,再预设前提,选好了开篇词。最后要求完成的故事,要符合预设条件,是无限循环结构,当然;出来的效果还要足够好。所以创作过程是要综合考虑,它不是一句一句这样推导出来的,开始要编故事时,心中从没有生出过不可能完成的念头,但一开始编内容就感觉到阻碍,有过“这可能会比较困难的想法”。
刚开始编内容时,本想着无限循环结构已解决,接下来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用浅白文字,大家熟悉的现象将开头结尾串连起来就行。但所选内容从日,月,星,风,雷,雨,火,山,海,河,湖。这些大家都熟悉的现象。都不能够将故事串连起来,用到湖字时已觉此字比较偏了。七八分钟毫无进展,觉得此路不通。
于是从头再想,故事中什么因素 最吸引人,其中想到自己喜爱的牛郎织女,西游记,聊斋等,结论就是:神秘感。然后又从天上神仙想起,到聊斋的鬼狐,神仙觉得太虚渺,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鬼狐一定写不过蒲松龄,再想到人间的宗教,由宗教想到佛教,一想到佛教,心中立即就认定就是它,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之前觉得庄子的故事有庄子的思想作背景,觉得自己如编故事很难与他的故事作比较。这时一想到佛教,觉得用佛教作背景便不会比他差了。
之后想到和尚,庙,山那是顺理成章了,用到山字时,不觉间又接回了之前用浅白字词的想法,觉得实在太好了。
故事从开始到完成,大约用了40分钟的时间,从学校到附近的“金山公园”约一公里的路程,公园前约三十米处有一条横穿马路、宽大的水库排水渠。当行到水渠之上时,心中就感觉到,在所有纷繁的思绪中,已包含我要编故事的全部题材,虽然还是脉络模糊,但心里已知道,故事是可以编出来的。(当时计算着时间,本希望30分钟内编出来,但到编出时大约是35分钟,再默念几遍后大约是37,38分钟)。当时双手枕着高起的混凝土护栏,望着下面水中的游鱼,心中闪现着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的故事,在那站了大约二十分钟。终于将故事的脉络理顺了。且觉得其中用字、布局、衔接,节凑等堪称完美。料想到听众也会被其中的喜剧效果感染。从前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说故事,他说什么呢?他说:“从前从前在座山”。心中默念了数遍,完整通畅,自觉满意。于是快步走进了公园。
世上第一个听这故事的人,当然是我啦,进入公园后,虽时行时坐,但心中一直在给自己说着故事,不难想象当时自己忍俊不禁的模样。
直到一个多小时后才兴尽而归。快走出公园时,心中想到,故事好是好,但稍嫌简短,能不能再加长点呢?默想两遍便加了个小和尚进去。从前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在说故事,他说什么呢?他说:“从前从前有座山”。当再次走回到水渠之上时,心里已说过数遍,觉得是长了一些,但其中就有了停顿,且故事指定了一个小和尚,限制了听者的想象空间。
第一个没有小和尚的版本,当听到“他在说什么呢?"的时候,在公园里曾展开过想象,一个慈眉善目、庄严端坐的老和尚在大殿之内,下面整齐坐着僧众在听讲。
又或是在大松树树荫之下,老和尚端坐于青石之上,旁边或坐或卧、或俊或丑、或老或少、或喜或悲的一众僧侣在听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