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历史画卷的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绝大多数士人群体,他们背负着深入骨髓的集体记忆,却鲜少留下各自的印记。尽管他们的性格并非全然反映了中国历史的特质,然而,身为中国文化孕育的善良农民的他们,仍然且至今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因为政治和文化的决策权始终潜藏在这些人手中。因此,他们的命运实际上与中国历史的命运紧密相连。
一
关于知识分子的性格特点,首先应当考虑到他们所承载的文化背景。中国文化强调成就道德,而非追求知识成就。因此,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体现并不在于知识的积累,而是行为的实践。由此可见,他们缺乏对“单纯为了知识的获取而获取”的理念的认同,以及严谨对待客观知识的态度。
在西方,人们通过研究具体事物来推导出抽象概念。而中国人通常更倾向于从具体事物本身出发进行观察,缺乏明确的概念意识。每一个具体的存在都包含无尽的意义,一花一世界,一叶知秋。在面对这无穷的世界时,中国知识分子往往习惯于先想象而后定义,甚至可能无法下定义。正因为如此,他们在理解事物方面缺乏确定性,可以从多个角度阐释,甚至任意改变观点。例如,小时候父亲曾告诉我舌头是扁平的,既不是这个道理,那便是那个道理。这种开拓思路的说法曾经普遍运用于青少年教育。的确,我们深知“人人生而好是非之心”,但是这份辨别对错的能力只能根据各人的内心认知,而非像二加二等于四这样的客观现象得到全社会的认可。所以,“对错”在中国文化中缺乏客观的衡量标准。中国知识分子甚至会将书本中所学当成颠倒黑白的工具。因此,用“知识分子”来评价这类人群,似乎显得有些牵强,更为恰当的名称应是“读书人”。
中国文化倡导的道德观念属于“内发式”,即源自自我内在的道德,无需外部约束。它以自我内心为参照,以内视、自省为手段,具体表现为个人体验和主观判断。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中的内核“心”,由于无法被客观限定,只能基于个体内心的感受来判断自身道德水平。这种只依赖于自我感知的道德观,一旦失去向上提升的动力,很容易堕入自私自利的深渊。因此,中国知识分子常常从道德出发,一旦偏离,就可能沦为片面追求私利的工具;原本用来丰富完善个体道德理念的资源,如今反而变成了满足个体私欲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