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巩悦悦 策划整理
编者按:过去的每个普通日子构筑出了不平凡的2022,而那些深刻在内心、令人难忘的感动与温暖,汇聚成了我们再出发的动力。岁末年初,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年说》栏目特开设“我们的2022”新闻策划,邀请校长老师们记录下2022年的难忘故事和精彩瞬间。
以下是潍坊市潍城区西关街办中心小学教师王染晴的讲述:
陶艺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让孩子们体验陶艺的制作,可以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陶艺又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在学习和创作中发展学生们的感知力、观察力,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后经过长时间的熏陶和浸染再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孩子们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作为一门古老而年轻的艺术形态,陶艺制作让孩子们从朴实的泥土中发现惊人的美,是脑力与体力协调运用的过程。陶艺社团的开设对于学校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对于孩子们是一门好玩的课程,而对于刚成为美术教师的我来说则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因为我的专业更倾向于日用器皿的制作,主要利用拉坯机来进行制作,而这项技术对于孩子们无疑难度巨大,所以在开设社团之初我与美术组的老师们进行教研,讨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更适合小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经研讨后,我们一致认为应先从简单有趣的超轻粘土进行尝试,一是相比与颜色较为单一且制作工艺复杂的陶艺,颜色丰富易于操作的超轻粘土更能激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在制作超轻粘土作品时观察孩子们的手脑协调能力,三是给老师们选择场地、泥料、陶艺材料、工具一些时间。
超轻粘土社团吸引了不少同学,在一次次的课程中大家制作了动物、人物、蔬菜、水果等丰富多彩的场景,并且以劳动为主题,了解劳动工具的演变过程并用粘土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大家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还了解了劳动的演变过程。
在开设超轻粘土社团的同时,我们美术组的老师努力找寻合适的场地制作陶艺,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坐在会议室中教研的方式,而选择在美术器材室中开展“沉浸式教研”,(沉浸式教研意为以陶艺为主题,老师们手里一边制作陶艺,一边解决在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一致认为手捏陶艺更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手脑协调能力。而相应的泥料便是陶泥,陶泥已成型且不易开裂的特点更适合孩子们进行操作。
在小小的美术器材室里,我们确立了陶艺社团初步的泥料和课程内容,课程活动主要从“陶艺文化我来学”“陶艺生活我体验”“陶艺作品我来做”和“陶艺展评我参与”四个学习模块展开。通过对四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将对中国陶艺发展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现代陶艺的发展状况有所了解;学生通过积极参与陶艺制作的过程,体验陶艺制作的乐趣。
接下来我们就邀请同学们来体验课程。在这个临时组成的小教室中,他们用泥巴“玩”出名堂,“玩”出花样,他们的作品丰富多彩,具有稚嫩与纯朴之美,浓缩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常有一些孩子在陶艺课程结束后,还想留下来继续“玩泥”。
泥土和水是孩子们最好的玩具,它们简单到极致,却又变化无穷。孩子们自由地玩陶泥,通过用力敲打泥巴、随意地捏塑、压泥板、盘泥条等,在玩中体验陶泥艺术的精彩和乐趣。
看到孩子们在制作作品时认真和快乐的样子,我们更坚定了给他们自由的接触水与泥土的机会,但由于场地和水源的限制,我们无法保障场地的卫生和更多的孩子来参加课程,于是我们搬到了我校的行知庄园劳动基地。在这里我们离水源更近,并且有更大的空间来支持我们创作;在这里,孩子们融入了陶艺的世界;在这里,孩子们,倾听到了泥土的语言,亲身感受到了自然的泥火之美。
在陶艺课中,孩子们的手指与泥土缠绕,思维在指尖跳动,他们把自己的想法注入制作的陶艺作品中,释放着情绪,让泥巴在指尖绽放出绚烂之花。
陶艺社团还吸引了各个学科的老师前来创作,老师们将各自学科的特色与陶艺制作相结合,创作出贴近生活的一件件作品。
行知乐园的特点在于空间大,光照强,但是不利于陶艺作品的保存,当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完成作品后,经过阳光的照射作品就会出现裂缝、损坏的现象,大家都惋惜不已。学校领导们看到了孩子们失望的样子,希望给孩子们提供一个适宜的制作空间,便建立了一个陶艺体验实践基地。
陶艺体验基地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添置了拉坯机、转台、操作台等器材,为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孩子们在陶艺社团中掌握了传统的揉泥、泥条盘筑、泥板制作、等技能,大多数学生还克服了浮躁的缺点,做事更为细心周密,同时也锻炼了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学生的动手、协作、表达、实际操作、社会交往等能力都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不仅获得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而且开阔了眼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克服困难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