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湖心亭看雪(1)
张岱(明)
崇祯五年(2)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3)矣,余(4)挐(5)一小舟,拥(6)毳衣炉火(7),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8),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9)。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10)、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11),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12)拉余同饮。余强饮(13)三大白(14)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15)。及下船,舟子(16)喃喃(17)曰:“莫说相公(18)痴,更有痴似(19)相公者!”
【注释】
(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原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开始。 (4).【余】我 (5).【挐(ná)】撑(船)。。 (6).【拥】穿着 (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hàng 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这时因为天寒,凝成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9).【上下一白】天色湖光全是白皑皑的。一白,全白。一,全;都。 (10).【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11).【一芥】一棵小草。【芥】原指小草,文中指像小草一样渺小。 (12).【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13).【强(qiǎng)饮】勉强地喝。强:尽力。 (14).【大白】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指酒杯 (15).【客此】客,做客。在此地客居。 (16).【舟子】船夫。 (17).【喃喃】小声不断地念叨,也可翻译为自言自语。 (18).【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士人的敬称。 (19).【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12.诗词三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课本文言诗文篇目
9.鱼我所欲也(1)
孟子(战国)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2)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3)有所不辟(4)也。如使(5)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6)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7)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8)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9)而与之,乞人不屑(10)也。万钟(11)则不辩(12)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13)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14)我与?乡(15)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16)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7)。
【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圣,和孔子并称“孔孟”,后人尊成他为“亚圣”。著有《孟子》七篇。
(2) 苟得: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
(3) 患:祸患,灾难。
(4)辟:通“避”,躲避。
(5)如使:假如,假使。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7) 勿丧:不丢掉。
(8) 呼尔:呼喝(轻蔑地,对人不尊重)
(9) 蹴:用脚踢。
(10) 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11)万钟:高位厚禄。
(12)辩:通“辨”,辨别。
(13)何加:有什么益处。
(14)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15) 乡:通“向”,从前。
(16) 已:停止,放弃。
(17) 本心:天性,天良。
10.唐雎(1)不辱使命
《战国策》
秦王(2)使(3)人谓(4)安陵君曰:“寡人欲(5)以(6)五百里之(7)地易安陵,安陵君(8)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9)之,弗敢易(10)!”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11)五百里哉?”
秦王(12)怫然怒,谓唐雎曰:“公(13)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14)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15),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16)之怒也,非士(17)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18);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19);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20)。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21)。若(22)士必(23)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24),今日是(25)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26),长跪而谢之(27)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28)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29)五十里之地存(30)者(31),徒(32)以(33)有先生也。”
【注释】
(1)唐雎(jū),也作唐且,人名。不辱使命,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
(2)秦王:即秦始皇嬴政,当时他还没有称皇帝。
(3)使:派遣,派出。
(4)谓...曰:对...说。
(5)欲:想。
(6)以:用,用作介词。
(7)之:的。
(8)安陵君:安陵国的国君。安陵是当时的一个小国,在河南鄢(yān)陵西北,原是魏国的附属国。战国时魏襄王封其弟为安陵君。
(9)守:守护。
(10)易:交换。
(11)直:只,仅仅。
(12)怫然:盛怒的样子。
(13)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谓。
(14)布衣:指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
(15)亦免冠徒跣(xiǎn),以头抢(qiāng)地耳: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徒,光着。
(16)庸夫:平庸无能的人。
(17)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
(18)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专诸刺*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
(19)聂政之刺韩傀(guī)也,白虹贯日:聂政刺*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20)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要离刺*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仓,通“苍”,苍鹰。
(21)怀怒未发,休祲(jìn)降于天,与臣而将(jiāng)四矣: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专诸、聂政、要离)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这是唐雎暗示秦王,他将效仿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秦王。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于,从。
(22)若:如果。
(23)必:将要。
(24)缟(gǎ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
(25)是:此,这样。
(26)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挠,屈服。
(27)长跪而谢之:长跪,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如果跪着则耸身挺腰,身体就显得高(长)起来,所以叫“长跪”。谢,认错,道歉。
(28)谕:通“喻”,明白,懂得。
(29)以:凭借。
(30)存:幸存
(31)者:原因。
(32)徒:只。
(33)以: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