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读史汇·二知先生。今天想跟大家聊,中国历史上如同谜一样的3位历史人物。他们的生平事迹不仅清晰地载入史料典籍,更是众多戏曲演义的座上宾,凭借不可估量的经天纬地之才,令无数后人仰慕至极。乃至数千年间,从未间断地影响着历史。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将他们的毕生所学写成三部著作,称之为“奇书”、“神书”和“天书”。
一是鬼谷子·捭阖策距今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周朝礼崩乐坏,诸侯国纷纷割据自立、相互攻伐。很多奇人异士相继登上历史舞台,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学赢得功名富贵,从而催生出历史上“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同样身处乱世中,有一位世外高人叫鬼谷子,与其他人的表现完全不同,他一生隐居在云梦山,从来不亲自参与诸侯纷争,却躲在背后教导徒弟,下山左右时局。
鬼谷子,本名叫王诩。历史上有关他的记载微乎其微,而他的徒弟都在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比如孙膑与庞涓、苏秦和张仪、韩非和商鞅。徒弟都能有如此大的本事,试想鬼谷子的能耐到底有多大,实在不是常人所能揣测。
鬼谷子教导徒弟,无非是靠一本《捭阖策》,俗称“鬼谷子”。《捭阖策》应该是较早的朴素心理学和哲学,它通篇都在讲如何辩证地看待问题,比如“阴阳互化”、“虚中藏实,实中带虚”“真假不定”等等。看似简单的道理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实用价值。由《捭阖策》衍生出兵家和纵横家两大学说,令各诸侯国主趋之若鹜。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是苏秦,一个人凭借一张嘴,说服赵国、燕国、韩国、齐国、楚国、魏国同时封他做国相。古往今来能有如此成就的人也只有苏秦一人,因此鬼谷子的《捭阖策》被称为千古奇书。
二是李耳·道德经李耳是周朝末年的人物,要比鬼谷子早三百多年。后人称李耳为“老子”,至于他为何有“老子”的称谓,大概有两种传说。一是李耳出生时便是须发皆白,故而乳名叫老子。二是说李耳的真实姓氏是“老”,为了表达对他的敬仰,所以称他为“老子”。
老子出生在春秋末期,大约是周灵王元年。长大后,来到周朝做守藏室史(相当于图书馆长)。从事图书管理工作期间,老子获得大量阅读书籍的机会,使得自己的智慧得以开发,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异于常人,人生格局由此进入全新的境界。老子面对周王室逐渐式微,诸侯国日益强大的情况,奋笔疾书一气呵成写完《道德经》,从此骑着青牛离开中原,远走函谷关。
起初,二知先生以为《道德经》是一门教人提升品德的学问。读过以后才明白,洋洋洒洒五千字把天地运转、万物轮回的道理说尽。老子的高明之处是,他从来不教人做圣人,更不能以圣人自居,好比那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等等,老子认为,若是没有人喜欢美,也就没有人厌恶丑,若是所有人都满口仁义善心,那才是最大的不善。
有时候,回想一下生活实际,不得不佩服老子在两千多年前早已把话说透。连至圣先师孔子都曾向老子请教学问,包括英国生物和历史学家曾评价老子,说他是东方科学的起源,他的《道德经》也被后人视为“神书”。
三是姬昌·周易提起周文王姬昌,大家都不会陌生。他的一生有三大成就,一是拉开武王伐纣的序幕,二是开启周朝八百年基业,三是写下号称“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周易》。
司马迁曾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周文王一生引以为傲,令后人推崇至极的《周易》到底是一本怎么样书。表面上看它是一部讲事物运行规律的古代科学著作,实际上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几乎把宇宙万事万物的规则全部涵盖其中。
《周易》诞生后,带动一系列学术的发展,大到兵家谋略、治世安邦,小到居家布局、人生预测,没有一样不是以《周易》为基础,包括儒家都将《周易》奉为圭臬,看成为人处事的法宝,所以孔子曾经感慨“五十而学周易,无大过”,像孔子那样有智慧的人,到五十岁才勉强读懂周易,足以见得它有多么深奥,《周易》也由此成为上古“天书”。
从本质上说,《周易》、《道德经》、《捭阖策》三本古书,它们内在的原理是相通的。《周易》是从无限大的宏观角度去解释宇宙,《道德经》进一步细化,重点讲述“天地人”三者的关系,《捭阖策》则侧重教人安身立命,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
二知先生认为,作为华夏儿女,无论你的学识和理解能力是什么层次,三部古书都有必要了解一下,因为它是所有东方智慧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