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海枯石烂,斗转星移
这些现象在大自然中是真的可以实现的,特别自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这些现象有了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今天我们需要探索的是板块构造活动中重要的一个过程——俯冲。(传送门:天天学普地|板块构造)
俯冲(subduction),起源于拉丁语“carried under(在下面携带)”,它是一个描述特定类型的板块相互作用过程的一个专业术语。它发生在一个板块与另一个板块相遇时(即在板块汇聚带中),密度更大的板块下沉到地幔中。
俯冲带相关构造和结构
因为板块有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之分,那么板块相遇就会有三种类型:大洋-大洋;大洋-大陆;大陆-大陆。根据俯冲板片的性质不同,可以将俯冲带分为两大类:(1)大洋俯冲带;(2)大陆俯冲带(大陆造山带)。
大洋俯冲带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种。一种是洋-洋俯冲带,具体表示一个大洋板片俯冲到另一个大洋板片之下,产生大洋弧火山作用(例如西太平洋边缘的马里亚纳群岛)。
另一种是洋-陆俯冲带,具体表示大洋板片俯冲到大陆之下,产生大陆弧火山岩(例如东太平洋边缘的安第斯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