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前期,也就是顺治到乾隆前中期,吏治还算比较清明,从乾隆中期开始,清朝吏治开始逐渐败坏,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到了嘉庆和道光时期,即使和珅这样的巨贪被打倒,还是出现了钦差大臣李毓昌查赈被山阳知县毒死的恶性案件,嘉庆帝曾有心整顿,却左支右拙,有心无力之下,发出了“当今大弊,在因循怠玩四字,朕虽再三告诫,舌敝唇焦,奈诸臣未能领会,悠忽为政”的哀叹。
这一时期,官场风气是“大抵以畏葸为慎, 以柔慢为恭”,官员因循疲玩,贪污腐化,成了官场上公开的秘密。
吏治的败坏,反映到国家命脉之一的科场上,就是舞弊行为的蔓延。
科举制度自隋唐开始,发展到清朝,金榜题名已成为读书人梦寐以求的目标。范进中举虽是小说家的虚构,却也是社会的真实写照,科举成功,就是社会中众多士子的所毕生追求的目标,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在这样的环境下,科举向来是整个社会关心的热点。
我们前面已经提到过,在顺治朝和康熙朝吏治相对廉洁的环境下,尚且有人敢于铤而走险,那么到了吏治败坏的清朝中后期,舞弊的空间就来得更大。
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笔记》中曾经说:“自条子兴 , 而糊名之法几穷矣。”
“糊名”和“易书”都是防止考试作弊的办法,用以防止阅卷者通过名字和字迹辨认出考生,但到了清朝中期,“条子”作弊法开始流行,成为走后门的流行方法,传统的“糊名”和“易书”等方法早已无法有效防止作弊。
“然而自有条子之法 , 暗通关节, 使科举考试屈抑真才。自乾隆嘉庆以来,此风日盛,主试之人,皆视为当然。”
更有甚至,就是像戊午科场案一样,直接找到主考官调换试卷,有才者被刷下,无才者上位。
吏治始终不见好转,到了咸丰即位后,又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可是官场却依然故我 ,咸丰帝曾痛斥:
“内外文武诸臣,视国如家固不乏人,然泄泄沓沓,因循不振,禄位之气重,置国事于不问者,正复不少。”《清文宗实录》
他也多次下旨告诫,如:
“...近年以来,凡遇会议事件,或托故不到,或笑其浮躁。甚至遇有交议,并不会集,一任主稿衙门委之司员书吏,分送片稿,各衙门堂官,随同画诺,或明知未协而不肯言,或依违将就而退有后言。似此因循委卸, 相习成风,又何以用会议为耶 ? 嗣后诸王大臣等,如遇特旨会议事件,务须遵照旧章,公同面商,虚心筹酌,迅速定议具奏,毋得推诿耽延,仍蹈积习,有负朕集思广益之至意。此旨着各衙恭录悬挂,俾触目警心。”
见群臣没什么改变,他再次下旨:
“自今日始,仍有不改积习,置此谕于不顾者,朕必执法从严惩办,断不姑容,猛以济宽, 正今日之急务也。”
从这些可以看出,咸丰已经有了严办违法官员,整顿吏治的决心。
偏巧不巧的是,这时候又发生了戊午科场案这样的大案,作为主考官的柏葰毫无疑问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如何处置柏葰?从咸丰个人角度看,柏葰深受信任,又素有为官持重之名,并且他官居一品,位高权重,从个人角度看,咸丰不想*他,所以他说“柏俊早正揆席, 勤慎无咎, 欲曲待之”。
另一方面,柏葰作为主考官,负有直接责任,当然也是难辞其咎。肃顺“取士大典,关系至重,亟宜执法 ,以惩积习”的力争,从私处看是他想要打击政敌,从法理上看却也并无不妥,理由堂堂正正,让咸丰无法驳斥。
从国家角度看,从嘉庆到道光,面对吏治的腐败,都有心整治,却都是以劝诫为主,对高级官员并不敢下决心整治,比如上面提到的李毓昌案,除了处死与案件直接有关联的山阳知县和淮安知府,两江总督铁保只是被革职流放,江苏巡抚汪日昌被勒令退休,虽然称得上雷厉风行,客观上却并没有起到有效的震慑作用。
咸丰即位后,沿用了嘉道两朝的办法,一再劝诫,却收效甚微,甚至爆出了戊午科场案这样的大案,再劝诫看来也无济于事。
并且,咸丰之前就已下上谕,号称“朕必执法从严惩办,断不姑容,猛以济宽”。
乱世须用重典,为了整顿吏治,咸丰帝终于痛下决心:
“情虽可原,法难宽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泣。柏俊著照王大臣所拟,即行处斩。”
这确实也是咸丰内心的真实写照。
咸丰狠下心来处死了柏葰,严刑峻法之下,科场面貌确实为之一新,阅卷比之前更加严格,“阅卷大臣均粘某人拟 ,取黄签进呈后,上帝判甲乙于卷首,命尚书肃公监视拆弥封,盖慎之也。”
递条子的事基本看不到了,相当长的时间内,科场不见了舞弊行为。
“自戊午严办考官之后,遂无敢明目张胆显以条子相授受者。适今三十余年乡会两试规模尚称肃格 , 则此举诚不为无功。”
科场风气的好转,实际也就是吏治的好转。再反过来看,科举取士能做到公平公正,就能为国家输送像样的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对肃顺来说,坚持从重处理柏葰,固然有打击政敌、借此立威的需要,但从结果来看,柏葰倒台,肃顺上位后,其霹雳手段,确实起到了扭转风气的效果,很大程度来自于对柏葰的严肃处理。
戊午科场案,之所以被视为扭转晚清政局的关键节点,还不是整顿吏治这样简单。肃顺揽权后,分量日渐加重。在这之前,他和柏葰所代表的,实际是朝廷里的保守派和激进派。
太平天国席卷四方,清朝的经制兵不堪一击,这样的局面下,湘军等地方勇营崛起,挑起了大梁。
如何对待湘军,咸丰同样左右矛盾,既要依靠他们打败太平军,又怕湘军坐大成为威胁,不敢放权给湘军将领。
但是不放权,湘军就会受到压制,无法保证战斗力,如果湘军再被击溃,清朝的统治就非常危险了。
朝廷里的大臣,也持两派意见。以朝中以祁寯藻、彭蕴章为代表的保守派处处反对重用湘军将领。咸丰六年后,柏葰得到重用,柏葰为官老成,与肃顺意见不一,他日渐受到重用,对与保守派意见相左的激进派显然不是好事。